文|麗莎·瑪基雅諾 (Lisa Marchiano)
譯|傅雅群
上週,我在院子裡春季大掃除時,發現了一個塑膠製的小暴龍,它身上沾了一些泥土,不過除此之外沒有明顯的磨損跡象,看不出它已經從玩具箱中掉出來十年之久,它甚至還維持著那可怕的姿勢。
發現它後,我的心思立刻回到了那些小恐龍們經常出沒在後院裡的日子,一份微弱的痛楚在我的心中滋長。
每年四月,日本人都會紀念櫻花樹的綻放,許多美國城市現在也舉辦自己的櫻花節。櫻花的花期不過短短幾天,然後花瓣會如細雨飄落。日本文化中,櫻花短暫的美象徵著「無常」,傳遞出對生命轉瞬即逝的體悟。
如果你身為父母,那麼便不需要櫻花來提醒你生命的轉瞬即逝。
《雪花》
許多童話故事捕捉到當我們看著孩子倏忽長大時所感到的溫柔的悲傷。歐洲童話故事《雪花》(Snowflake)講述著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婦的故事,他們用雪為自己製作了一個孩子。令他們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竟然活了過來,她長得很快,一下子就看起來大約十二、十三歲了,而且她長得非常美麗。隨著夏天的到來,白晝時間延長了,雪花變得憂鬱與相思起來。在某個夏天夜裡,村裡的一群女孩們跑來邀請雪花跟她們一起出去玩。她們輪流在火堆上跳躍,當輪到雪花時,她在跳躍過篝火的那一刻,發出一聲輕微的嘶嘶聲,便消失了。
佛教告訴我們,無常是存在的一個基本特徵。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處在不斷生成、發展,而後衰落、腐朽並死亡的狀態。如果我們在成為父母之前能夠避免直接了解這點,那麼成為父母的經驗勢必會向我們揭示這個真理。
就像那隻沾了泥土的小暴龍,物質是帶有意義的,它們彷彿體現了與之相關的那個時刻與本質。我記得每隔幾個月,我就會整理我女兒的衣服,把她穿不下的衣服拿出來,好騰出空間裝其他東西。小嬰兒的衣服即將被淘汰了,就像櫻花花瓣的落下,總是讓人揪心。
《月光公主》
坐懷無常的憂鬱中是很不容易的,大多數的我們都會有一種衝動,想抓住那些甜蜜、短暫的時刻。日本有一個《月光公主》的童話故事,也呼應著我們所談的,故事講述著有一個孩子被奇蹟般地送給了一對不孕的夫婦。正如故事的名字,這個孩子實際上是月娘母親的女兒,終將有一天,她必須要回去與月娘母親團聚。這對父母苦苦懇求月光公主留下來,連皇帝也揚言要射殺前來接她回家的使者。
可是當他們鬆開弓弦、射出箭的那一刻,他們竟變成了石頭。我們不可能保持不變,想要停止無常的企圖,最終只會讓生命變得了無生氣、僵化不堪。
小編後記:
麗莎·瑪基雅諾的中文新書《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已於2023年5月由心靈工坊出版。
你可能還會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