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函儒 輔導老師
孩子們幾乎在家待了兩三個月的時間,
大人們與孩子們一起在適應新的生活形態。
長假後的開學對孩子們來說是個大變化,
意味著跟爸媽分開,多少有些不習慣,
也因此可能會發脾氣、哭鬧拒絕上學。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爸爸媽媽可以陪孩子做哪些準備,降低開學的不適應吧!
5個跟孩子一起迎接無痛開學的小技巧:
1.回顧並告別假期
帶著孩子一起回顧暑假期間
做了哪些事情,
為假期做個總結與收尾。
回顧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產生許多心情,可能有些孩子暑假做了好多事,覺得很充實、有收穫,或是覺得疲憊;有些孩子在暑假不斷看電視、打電動,或許會覺得很放鬆愉快,但也可能覺得空虛。請爸爸媽媽先別急著跟孩子講道理,先聽聽孩子的感受與想法,父母的聆聽可以提供孩子一個空間去重新思考,當孩子思考越可以清楚,就越可以做出對自己有幫助的決定。
當孩子回顧完暑假的經驗後,在心中也會產生結束、告一段落的感覺。此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重心轉往未來「對新的學期有什麼新目標?」、「新學期裡有沒有哪些活動是孩子期待的?」……透過討論,將孩子的能量與思考引導、聚焦到新學期上。
2. 整理暑假作業與文具用品
暑假是一段很特別的時間,許多跟學校有關的規定與安排會暫時被擱置,孩子在暑假期間享有較大的自由去安排生活,就好像在做美夢一般,無拘無束。
整理暑假作業是提醒孩子
「假期快要結束了」的好方法。
作業容易讓孩子聯想到上學、學校,甚至是出作業的導師,這些關於學校的聯想將會成為開學的預告。(延伸閱讀:「迎接開學,怎麼幫小孩重拾常規與紀律?」—專家表示掌握以下3重點,有效促進親子合作)這樣的心理預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有助於孩子在假期的尾聲時,重新與現實接軌。隨著孩子盤點完暑假作業、準備好文具用品,孩子也會因為作業、文具準備齊全,而感受到自己已經準備好要開學了。
3.生活型態調整
大部分的人會在放假時好好補償上班上課時無法實現的慾望(想做但不能做的事),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打電動、看電視追劇等使用3C產品的時間增加,睡眠、作息也連帶著受到影響,晚睡晚起。(延伸閱讀:「不同年齡的小孩,分別可以使用多久時間的電子產品? 」—關於5-9歲的3C使用管理建議)
然而,在假期的快樂越多,開學後的痛苦就會越大—孩子習慣了3C產品的聲光刺激,在開學後會較難忍耐上課時的無聊感受、較難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孩子如果習慣晚睡晚起,那麼開學後將會感到身體疲憊、精神恍惚;甚至有些較敏感的孩子,也會在開學後因為學校沒有冷氣太熱,而變得暴躁易怒……這些因為情境轉換帶來的不適,都會增加孩子上學的阻力,讓孩子容易將上學視為是一種折磨。
爸媽可以提前與孩子討論
開學後有哪些地方需要適應,
並與孩子共同規劃與調整,
事先做準備。
例如:增加靜態活動的比率、逐漸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重新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
當孩子的預備越充足時,
也會越有信心去面對學校的新生活。
4. 良好防疫習慣
疫情期間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必須習慣與遵守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等防疫措施。學校是公共場合,因此需要一整天配戴口罩,孩子難免會感到不適。然而,疫情影響的範圍囊括校園生活的大小事,例如:朝會轉為線上進行、下課禁止使用遊樂器材、禁止打球、午餐時間需使用隔板……等,主要是希望可以保護學生、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這些改變會讓校園生活
變得比較無聊、麻煩、不舒服,
因此預先知道可能面對的變化,
並習慣防疫措施帶來的不便與不適。
預先與孩子討論他可以忍受的程度在哪裡,並討論可以透過那些方式讓自己比較舒服。
5. 放鬆心情
有些孩子面對疫情期間還要出門去學校上課會感到擔心,因此協助孩子放鬆心情也會是很重要的事情,建議可以分三個面向著手:
(1).協助孩子重拾控制感
向孩子說明校為了防疫與學生安全已經做的努力,包含:老師們在開學前已施打第一劑疫苗、全校消毒、不對外開放校園、量測體溫監控全校學生健康狀況……
跟孩子討論他可以為自己的健康做那些努力,
當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時,
會重拾對生活的控制感,
也因此可以降低焦慮感受。
(2).與孩子聊聊他的擔心與心情
孩子對疫情的感受有時也會因為社會氛圍、電視媒體不斷播報而被影響、過度焦慮與擔心。建議家長可以減少孩子看疫情相關新聞的時間,並提供官方、正確的疫情資訊給孩子知道即可,避免訊息混亂。與孩子聊聊他對開學、疫情的擔心,過程盡量以理解、接納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心情。(延伸閱讀:「這樣跟孩子聊天,越聊越聰明!」—想引發孩子的創造力,談話其實有訣竅!)
與孩子聊天的目的
並不在於解決問題與他的困擾,
而在於有個地方可以
安放孩子的心情,
提供孩子陪伴支持的感受。
讓孩子有力量去對抗心中的焦慮與擔憂。
(3). 保持彈性—做好隨時停課的準備
在疫情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的感受也一直在變化,因此保持彈性可讓我們更感覺到空間與控制感—
如果開始對上學感到不放心,
可以選擇分流學習在家上課;
如果覺得安心一點了,
那也可以選擇回學校上實體課程。
因此,事先將硬體設備(鏡頭、麥克風、電腦或平板)準備好也很重要喔!
面對疫情與開學,我們需要為孩子做許多預告與準備,這些預告與準備會帶給孩子穩定的感受,在面對疫情與開學時會更有把握,另外,很重要的是:家長的心情與狀態也會很直接的影響孩子的心情,因此在幫孩子準備收心的同時,也鼓勵爸爸媽媽們檢視自己的心情,並用你喜歡、習慣的方式放鬆心情。(延伸閱讀:「疫情後要迎接開學了…」—不只孩子要收心,爸媽也可以這樣幫自己做心理準備。)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作者介紹
蔡函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畢,現職國小輔導老師。關注於兒童青少年發展、親子教養與性別議題。 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挑戰與困難,讓人不知所措。過去常希望在這些困難的時刻可以有人陪伴自己,而現在正努力成為那個能穩定陪伴並溫柔理解孩子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