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寶寶那麼大了,不要再餵母乳了!」—延長哺乳期其實對媽媽寶寶都有好處(上) 有沒有人跟你說過,「寶寶那麼大了,不需要喝母乳了」或者「你的母乳已經沒什麼營養了」?你的朋友、親戚是否曾經問過「你還在親餵喔」或者「你什麼時候會會停」?到底餵奶到什麼時候是「太久」?親餵到超過一歲,通常會被視為「延長哺乳期」,其實這是一種孩子的正常且自然的哺乳方式。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熱門專題 「寶寶的心智化能力是什麼?」—當爸媽傳遞對於嬰兒心智的興趣,寶寶就能逐漸發展出理解感受的能力。 在與嬰兒互動時,父母會直覺地使用誇大的臉部表情與音調,讓嬰兒清楚地知道他們試著用這樣的方式來描述他的感受,並傳達出父母呈現的是孩子自身的感覺,而不是大人的。比如說,當嬰兒開始哭的時候,照顧者可能會用誇大的臉部表情做回應,並且用驚訝的樣子做標記,同時會說出一些安撫性的話語,來為嬰兒的情感以及可能的心智狀態命名:在這樣的狀況下,嬰兒的情感就會「被標記」出來,清楚地顯示出照顧者並不是那個感到難過或是肚子餓的人。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嬰兒按摩 嬰兒照顧 小兒職能治療師眼中的重點發展—1歲以前寶寶要學會的事! 「因為疫情,孩子也減少了外出。」外出頻率降低會讓影響孩子的爬行、站立、跳躍等粗大動作發展;避免觸摸會影響孩子手指靈巧度,且導致感覺刺激量輸入不足,尤其觸覺是情緒穩定的來源,孩子可能會有情緒緊張、睡眠問題。但成長中的孩子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1歲前的孩子如果搭配發展里程碑,給予適當的刺激跟練習的機會,暫時的落後都是可以趕上發展進度。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帶養難題 幼兒 睡眠 睡前儀式時和寶寶進行有品質的對話,會對孩子未來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是個小嬰兒,不會看時鐘,也不是完全能理解大人說「睡覺」的意思。那身為小嬰兒的你,怎麼知道現在該睡了呢?除了生理想睡的機制之外,外在的環境、大人的行為對寶寶來說就是很重要的暗號,這個暗號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睡眠儀式」。很多家長把睡眠儀式當作任務,完成包尿布、穿睡衣等任務之後就好,卻少了「互動」的機會。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嬰兒按摩 嬰兒照顧 「什麼?原來寶寶也需要按摩?」—嬰兒按摩不只減壓,還有這麼多驚人益處! 觸覺是胎兒在子宮第一個發展的感覺系統,然而對早產兒來說,所需的觸覺刺激常因與父母的分離而缺乏,因此觸覺刺激被視為新生兒加護病房中重要的一環。研究發現,為低體重的早產兒進行身體按摩,可以增加血液與淋巴循環,進而促進營養物質輸送到組織與加速廢物排除,同時刺激迷走神經進而增加腸胃蠕動及體重。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母愛是本能嗎?」—成為母親的那一天起,我們彷彿沒有了名字。(下) 在越是創傷和痛苦的親子關係底下,越容易出現「無法好好愛孩子」這樣的議題,因為那份熟悉又深刻的愛,包著痛、包著傷,包著懊悔也包著恨。從女性的道德發展以及母親角色迷思來看女性在社會環境上的框架,相較於男性,女性容易被關係形塑和傷害,被迫走進母職或是被期待成為一個全能的母親,這種強調自我犧牲與奉獻的道德,被傳唱頌揚,好似那禁錮著乳房的胸衣,再美麗薄透,都是束縛與綑綁的變形。身為女性,找回自己的主體性和意義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母愛是本能嗎?」—成為母親的那一天起,我們彷彿沒有了名字。(上) 我總有著好奇,是不是做了媽媽,就要承擔這些?就好像產後肚皮上的妊辰紋,人生,再也沒有了自己。假設一位走入婚姻與家庭的女性,沒有辦法成為一位理想的母職角色,那會是什麼樣子?母職是天性嗎?作為母親,我們要溫良恭儉讓,要為母則強,要犧牲奉獻,要全然接納,好似,成為母親的那一天起,我們沒有了名字,只剩下誰誰誰的媽媽。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嬰兒按摩 嬰兒照顧 嬰幼兒課程 幼兒發展 影音課程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愛兒學精彩課程|錢錢老師的嬰幼兒主題課程 錢韋婷職能治療師具有豐富的兒童早期療育及嬰幼兒按摩經驗,在本課程中,我們希望帶著您透過親子感統遊戲及愛的撫觸,與寶寶建立起親子親密感及安全的依附關係。如果你也希望更了解孩子,成為孩子最好的玩伴,並建立正向的依附關係,歡迎你加入這三堂主題課程,讓我們陪你一起育兒吧。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