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不論親餵或瓶餵的妳都是最棒的,因為這些努力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及被愛。 對於頭幾個月就給小孩喝奶粉泡的奶的媽媽,他們無疑會遭到抨擊。但在我們的社會,好像小孩六個月後,媽媽就會開始為「繼續」餵母乳而受到抨擊。她會受到異樣眼光,會在聚會中躲到一個角落餵小孩。會有人跟她說,要是停止親餵,小孩子會比較不黏人、比較好帶,也會吃得或睡得比較好,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寶寶那麼大了,不要再餵母乳了!」—延長哺乳期其實對媽媽寶寶都有好處(下) 只要你的孩子還喝母乳,你的母乳就會持續提供充足的養分以及免疫因子。不只如此,母乳的成分還會持續變化,來符合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對媽媽來說也有好處,例如哺乳的時間越長,越能避免乳房、卵巢、子宮內膜癌以及骨質疏鬆。如果你和寶寶選擇持續餵乳,就對這個決定有信心,並且享受這些好處吧。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寶寶那麼大了,不要再餵母乳了!」—延長哺乳期其實對媽媽寶寶都有好處(上) 有沒有人跟你說過,「寶寶那麼大了,不需要喝母乳了」或者「你的母乳已經沒什麼營養了」?你的朋友、親戚是否曾經問過「你還在親餵喔」或者「你什麼時候會會停」?到底餵奶到什麼時候是「太久」?親餵到超過一歲,通常會被視為「延長哺乳期」,其實這是一種孩子的正常且自然的哺乳方式。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小孩會用巧克力跟零食把自己塞飽嗎?」—讓寶寶自己點菜的前提是成人提供他們健康的選擇。 在1920 年代,阿黛爾.戴維斯博士(Dr. Adelle Dais)經由一連串的實驗證明,孩童有能力為他們自己選擇均衡的飲食。讓兒童選擇健康的飲食,條件是成人提供他們健康的選擇。如果你給孩子水果、義大利麵、雞肉和豌豆,然後讓他自由選擇要吃什麼和吃多少,隨著時間過去,他肯定會選擇適當的飲食。即使他可能某一天只吃豌豆,然後接下來的兩天只吃雞肉;但是如果你讓他在水果、義大利麵、豌豆和巧克力之間做選擇,那就沒有人能保證他會有均衡的飲食了。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母乳不是一成不變的食物,而是成分不斷變化的活組織!」—哺乳按表操課的越嚴格,孩子反而越難攝取到均衡營養。 哺乳的作息時間表是個迷思,母乳不是死的食物,而是成分不斷變化的活組織。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在寶寶吸奶的過程中會增加,剛開始吸到的奶水,脂肪含量低,吃奶快結束時的奶水,脂肪含量比較高,可以高達五倍。在任何一次哺乳時的脂肪平均含量和四個因素有關:與上一次哺乳的時間間隔越久,脂肪的含量會越低;前一次哺乳越接近結束時,脂肪的濃度會越增加;寶寶在前一次哺乳時攝入的奶水量;寶寶在這一次哺乳時攝入的奶水量。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Podcast|「大家都說餵母奶很辛苦,該怎麼決定餵不餵呢?」—好好認識哺乳常見的問題與因應,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和家庭的哺育選擇。(下) 「母奶最好」並不是要成為媽媽的哺育壓力,國外泌乳顧問提出「母奶是一個正常的母嬰互動的一個生活方式」,餵母奶這件事情應該是要正常化,成為哺育常模,也是產後母嬰互動正常的方式。並不是不餵母奶就不正常,而是要理解哺育的各種選項及最適合親子的方式。母乳是嬰兒食物中最天然的、最無添加的、最接近孩子需求,是嬰兒食品第一選擇。現在媽媽在哺餵母乳最常遇到的困難,可能是在產後餵奶也沒有得到足夠的知識跟支持,又陷入醫院制度為了提高母乳哺育率、親子同室率,讓產後媽媽成為口號下的犧牲者,餵母乳變成了壓力。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Podcast|「大家都說餵母奶很辛苦,該怎麼決定餵不餵呢?」—好好認識哺乳常見的問題與因應,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和家庭的哺育選擇。(上) 大家都說餵母奶很辛苦,我該怎麼決定餵不餵呢?餵母奶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母嬰一體照護更是協調省力的育兒方式,正常情況下,奶量是移出多少就會再製造多少,奶也不是越多越好。當新生兒還在練習吸吮、還在熟悉如何吞嚥乳汁的時候,如果奶量太多、奶速太快,新生兒反而容易因為反應不及而嗆到,可能就會畏懼乳房、甚至不敢深含乳房,淺含乳房容易造成媽媽乳頭受傷,移出乳汁的效率也會很差,後續會引發很多的問題。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母乳與餵食 「媽媽的身體是怎麼分泌母乳的呢?」—小兒科醫師告訴你親餵是怎麼一回事! 對寶寶而言,媽媽就是最溫暖的家。喝母乳是一個神奇的過程,你寶寶的牙床必須要整個覆蓋在乳房上,如此一來,寶寶的上下顎擠壓著儲存著奶水的輸乳竇。如果寶寶只吸吮乳頭,便只能吸出一點點奶水,而你的乳頭也會無端受痛。而媽媽的身體是怎麼分泌乳汁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的身體是怎麼分泌母乳,還有寶寶跟母乳的神奇關係。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睡眠 用「哭泣控制法」進行嬰兒睡眠訓練有效嗎?研究顯示讓嬰兒一直哭絕對不是好事(下) 人類剛出生的時候,腦部的發展只達25%,在兩歲前,寶寶的腦部會快速發展,其大小會一口氣長到成人腦的七成,建立起上至億萬的神經連結,生成數十億個神經細胞,是非常浩大的生理工程,需要大量的REM(即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睡眠。在REM睡眠中,會製造組成神經細胞所需的重要蛋白質,腦部的血流量也倍增。REM睡眠讓寶寶在夜晚頻繁醒來,也就是他們最令人頭痛的淺眠模式。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