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General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孩子怎樣才會懂?!」—把話說清楚,讓孩子完整學習(下) 幼兒的觀察既直接又細微,但是他在語彙上的表達能力還不足,可以透過大人的耐心幫他補足認知與表達上的差異。接住孩子的問題也接住孩子的情緒,這雖然很花大人的時間,但當我們願意陪著孩子梳理他的情緒而用言語表達出來,孩子的內心世界就不會混亂,他也可以學習好好用話語來表達自己。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孩子怎樣才會懂?!」—把話說清楚,讓孩子完整學習(上) 跟嬰幼兒說話大人常常會有一個盲點,就是會忘記孩子懂的東西,知道的知識還不多,其實他們常常不一定真的聽懂我們在說什麼,我們應該要用孩子能理解與聽懂的方式,陪著他好好的認識這個他正在加入的新世界。孩子說出來的話,我們要好好的理解和回應,幫孩子完整他對世界的認識與學習。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親子關係 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在環境動盪時,與孩子保持連結(下) 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累積時,若能讓情緒降溫、冷靜,才有餘裕跟孩子互動。當孩子在身邊、想跟你對話時,除非特別緊急的工作需求,強迫自己放下手機,眼睛注視著孩子,好好跟孩子互動,至少到一段對話結束。想要陪伴孩子,但又覺得狀況沒那麼好,推薦安排一些活動,讓自己跟孩子可以一起活動筋骨。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親子關係 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在環境動盪時,與孩子保持連結(上) 當事情超乎自己的想像時,失控感帶來焦慮、緊張、壓力。困在情緒、囿於思緒時,不僅個人狀態直接受影響,親子關係也顯得脆弱。雖說情緒起伏是正常,但若造成持續性情緒低潮、重複性親子衝突等,引發自己及重要他人的不適,這就是一個需要改變的警訊。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大人做到七件事,讓教養更得心應手(上) 你當過用情緒管小孩的大人嗎?我當過。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可能當過。只是在狀況還沒有惡化成小孩只學會看臉色,或養成陽奉陰違的個性前,我們就發現事態不妙,而自己做自省與修正。我們可以試試這些方法:一、跟著孩子一起察覺情緒。二、承認錯誤。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從挫折的經驗中,和孩子一起發展出接納情緒的勇氣。 (下) 我們都不喜歡憤怒席捲時候造成的挫折與受傷,但這幾乎是人生中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一部份。我們竭盡所能避免、想方法因應,但請記得,還是會有「不順利」的時候。當不順利發生的時候,卻也是另一個珍貴的時刻,我們能夠去示範如何修復,如何跨過我們都曾經不小心傷害到對方。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從挫折的經驗中,和孩子一起發展出接納情緒的勇氣。 (上) 雖然令人挫折,但我們真實的情緒也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材:許多用心的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最大的挫折之一,就是怒氣當頭時好難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因此對自己生氣、失望。但情緒來臨時就只能要求自己保持平靜才是正確的方式嗎?會不會當我們越是努力控制情緒,反而把展現脆弱互相支持的機會往外推,也不知不覺讓孩子難以在我們面前展露真實的感受呢?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該怎麼撫平痛苦?」—寫封信給情緒吧!明確表達內心痛苦有助情緒的緩解。 哈佛大學吉爾.泰勒博士曾說過,負面想法或負面情緒的自然壽命只有短短90秒,只要靜下心來好好觀察,就跟哄小孩一樣,情緒很快就會煙消雲散。不過,有時無論再怎麼觀察和安撫,依舊無法平復情緒。怎麼做會比較好?可以嘗試練習寫信。當情緒激動時,不妨寫封信吧,當我們明確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痛苦時,從那一刻起,痛苦就停止了。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孩子暴怒怎麼解?」—面對孩子的情緒,爸媽你做對了嗎?(下) 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爸媽可以怎麼做?強烈的情緒像一陣巨浪來襲,首先爸媽可以做的就是幫孩子辨識感受。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丹尼爾.席格(Daniel Siegel) 曾表示「說出感受,感覺就能夠被消化」,對情緒的辨識與命名是重要的。一旦孩子也學會辨識自己內在的感受,就比較有可能察覺並理解他人的感受,進而能夠體會並知道如何回應這類情緒。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