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幼兒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我覺得我真是差勁的父母…」—先與自己內在的小孩和解,才能與孩子重新建立親密感。 身為父母的你,是否在教養的過程中曾經歷過以下的情境?在扮演父母的角色時,過去的童年經驗與當下的壓力狀態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教養子女時的態度。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的內在小孩也跟著被喚醒,過去的成長記憶與未妥善處理的情緒包袱被牽引出來,投射在「父母的角色」中,影響著親子互動的品質。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對不起,我不是好媽媽。」—給那些因為親子教養書而感到痛苦的母親(下) 問題就在於媽媽自己抱持的負面情緒,會因為「必須要教好他!」而感受到怒氣,其實是媽媽自己心底深處的「好可怕」「好難過」⋯⋯也就是內心的舊傷,只要把這變成治療舊傷的機會就好。「我是為了什麼,要這樣拚死的指導孩子?」「我是為了誰而這麼做的?」在妳詢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能夠發現隱藏在自己憤怒底下的真正的心情。這樣教訓孩子的聲音、以及內心所期望的事也會有所改變唷。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對不起,我不是好媽媽。」—給那些因為親子教養書而感到痛苦的母親(上) 許多來拜訪我的媽媽,都讀過一些「育兒就應該這樣那樣」的親子教養書,結果反而更加痛苦。她們的共通點,就是全都是非常認真且努力的人。結果非常自責無法做到教科書上的理想程度。以我看來,她們可是努力到會責怪自己了。所謂育兒,並不是使用其他人的方法來為自己營造理想,應該是要對每位媽媽來說最舒適的方法才對。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童話故事裡的教養智慧|其他人都好會帶小孩,要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很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天賦顯得太卑微,或者我們可能總是意識到「自己本來可以做得更好的」。我們可能總是會看到另一位媽媽,似乎處理的比我們更好。我們可能會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或未發生的事情感到後悔。然而,奉獻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就是我們所能做的。母親的角色會向我們索取一切,然後在我們付出之後,還會再要求更多。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你也被「照顧者耗竭」壟罩了嗎?—再忙,都要記得保留自己的專屬時間。(下) 即便知道了撥出專屬時間是件好事,對於那些盤旋不去的罪惡感,甚至擔心會被別人指指點點,該怎麼辦呢?其實爸媽應該去照顧自己的需求,這不會讓你變成一個自私的人,這會讓你變成一個更有人性的人。如果總是這麼疲勞、沒有時間照顧自己,就沒有辦法成為狀態好的家長。提醒你自己,撥出時間給自己,讓我能更投注心力在孩子身上,更活在當下。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你也被「照顧者耗竭」壟罩了嗎?—再忙,都要記得保留自己的專屬時間。(中) 我們每天大概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鐘,一旦你允許自己去找出專屬時間,下一步就是去找到哪個時段最適合。這可能是在你伴侶回家可以幫忙照顧小孩後,或者如果你想和你的另一伴共度一點時間,有沒有可能請祖父母或者保母幫忙?因為爸媽如果沒有規劃專屬時間,對於親子關係也是不健康的,如果隨時要和孩子綁在一起,會讓孩子覺得沒有你不行。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你也被「照顧者耗竭」壟罩了嗎?—再忙,都要記得保留自己的專屬時間。(上) 小孩把鞋子亂扔在門口,而你的第一反應是失去冷靜、想對他們大吼。你不想理你的伴侶,因為你覺得他沒有幫忙做家事。你的心理、身體、情緒健康持續損壞,因為長期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這就是一種「照顧者耗竭」。很多時候當我們太投入在付出,不去關注自己的情緒和生理需求的結果是:我們容易變得非常衰弱,沒有辦法照顧自己以及其他人。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