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下)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做了一些糟糕的事情,也許傷害到自己或別人,那樣的羞恥感遠遠比被人嘲笑沈重得多。我們要認識羞恥家族的其他成員,分別是罪惡感、愧疚感、懊惱、後悔。它們與羞恥感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就是這些感受允許孩子將行為與自我分別開來,它們和羞愧感一樣不好受,但是卻具有行動力和方向性。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中) 羞恥感讓個體意識到我不好、我有缺陷,或在他人的眼中我是有缺陷的,當孩子感到羞恥的時候,他知覺到糟糕的不是行為本身,糟糕的是他一整個人。在羞恥感中,我們會從與人的連結中斷開、退後、埋進地洞裡。「同理心」是羞恥感的解方。而保密、沉默和批判,會讓羞恥滋長蔓延。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上) 我一直記得一個男孩。他非常年輕,也很聰明,是個有雙大眼睛的個案。但他的心裡,充滿了各種憂慮。最常出現的一種憂慮,是害怕自己工作和人際應對時,會犯錯、有失誤、很丟臉。羞恥感帶來的是極度身體不適、心跳加快、面紅耳赤、反胃感、頭腦空白等等,非常強烈而痛苦的感受。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親子關係 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在環境動盪時,與孩子保持連結(下) 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累積時,若能讓情緒降溫、冷靜,才有餘裕跟孩子互動。當孩子在身邊、想跟你對話時,除非特別緊急的工作需求,強迫自己放下手機,眼睛注視著孩子,好好跟孩子互動,至少到一段對話結束。想要陪伴孩子,但又覺得狀況沒那麼好,推薦安排一些活動,讓自己跟孩子可以一起活動筋骨。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親子關係 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在環境動盪時,與孩子保持連結(上) 當事情超乎自己的想像時,失控感帶來焦慮、緊張、壓力。困在情緒、囿於思緒時,不僅個人狀態直接受影響,親子關係也顯得脆弱。雖說情緒起伏是正常,但若造成持續性情緒低潮、重複性親子衝突等,引發自己及重要他人的不適,這就是一個需要改變的警訊。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哭泣 嬰兒 嬰兒照顧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帶著愛對孩子說NO(下) 一歲半之後,假設我們還是常常一遇到孩子哭就讓步,會讓本來只是中性地需要情緒釋放的孩子,學會原來哭泣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要讓孩子習慣,會不會獲得東西或是能不能做某一件事情,應該是要討論過後才會知道,而不是哭了就會有,去同理他,是你可以做的第一個嘗試。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哭泣 嬰兒 嬰兒照顧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帶著愛對孩子說NO(中) 我們需要給出「好的」回應,並不等於,總是得給「好」作為回應!在拒絕中,持續地與孩子連結;設限住孩子的行為,但持續地接納跟支持孩子,是重要的練習。維持內心的平靜,是在拒絕中持續與孩子同在的關鍵。多用分享的方式去代替命令、批評和威脅,可以是分享你的擔憂或顧慮,或不可行的原因。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哭泣 嬰兒 嬰兒照顧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帶著愛對孩子說NO(上) 因為要建立規則、保護孩子,而得堅定拒絕的時刻,多不勝數。孩子知道我不管怎樣都還是會送他去,不會妥協。我說:「你真的很傷心耶,那媽媽陪你,你哭一下。」然後我就沒有再講話,偶爾在他的哭聲和抗議中穿插:「好,媽媽聽到,嗯,我知道」,然後忍耐著他的聲音隨著車子越來越接近幼兒園而越飆越高。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哭泣 嬰兒 嬰兒照顧 睡眠 分齡教養法1— 0歲~1歲:只需要給他最溫暖的擁抱(下) 制式化教養法,其實是過去沒有科學分析的時代使用的方式。孩子肚子餓或需要換尿布的時候,如果爸媽積極回應、馬上減少寶寶的不舒服,這種經驗累積下來就能讓孩子產生信心,對爸媽、對這世界都會產生信賴感。即使孩子很乖、都躺著不太會哭,也需要愛和關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