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General 幼兒 正向教養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在思考女兒的學業和工作時,在「想保護她」、「不希望她吃苦」之餘,因為是同性,總覺得有那麼一瞬間,會混入「家長自我實現」的成分。那條界線很模糊,例如我「為了女兒好」,有讓她上英語線上課程。但你很難說我完全沒有摻雜任何「我以前也想學英語」、「我也曾想去國外工作看看」的成分在裡面。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幼兒發展 熱門專題 暑假該帶孩子做什麼?—心理師建議:「做到以下7件事,就能讓您跟孩子一起身心充飽電」。 暑假到了,孩子該去哪裡、該做些什麼?有些家長希望讓孩子「多學一點」,或者怕孩子在家裡「過太爽」,變得不積極、跟不上別人,就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甚至暑假比開學期間還忙。但這樣真的有必要嗎?孩子需要自由探索的空間,好好玩、好好享受,容許不小心犯錯與偶爾的挫折,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子關係 「你的孩子都很優秀嗎?」—比起優秀,我更希望孩子成為能為自己找到方向,且能對自己負責的人。 「請問你的孩子都很優秀嗎?」這個問題我沒有回答。沒有回答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我不能用我心目中的「優秀」來定義孩子,我的「優秀」和他們心裡想要的「優秀」不會一樣。第二是:我也在想:我想要他們變成世間所謂的「優秀」嗎?也許是學業成績或是某些才義的出眾。老實說,如果真的有,應該是會蠻省心且開心的。但想想,我可能更祝福他們成為因為某些特質,或是因為自己找尋到的方向而能對自己滿意且負責的人。而這個過程,我們陪他一起找。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誇獎小孩是有技巧的!」—這樣讚美能增強孩子的內在動機跟自尊心。 研究顯示過度的讚美與獎勵,像是貼紙統計表或獎品,根本無法讓小孩擁有學習的動力。誇獎小孩也是有技巧的。當有人能夠注意到我們、感謝我們、或欣賞我們所付出的努力,特別是當我們苦苦掙扎後終於練成了某樣新的能力,這種感覺非常棒。但是如果讚美自動化地一再重複,而且讚美缺乏真正的根據,則會變得有點貶抑之意、或變得毫無意義。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如何鼓勵孩子做家事?」心理學家說掌握以下5要點,有助提升孩子的動機與責任感。 前篇我們討論到正視小小孩想要幫忙的心情跟能力,雖然學步期階段讓小孩插手,他可能真的越幫越忙,但事實是長大後他就真的能幫上大忙。有一些爸媽會說:我需要快速把家事做完,如果小孩想要幫忙,他只會搗亂,我寧願自己做就好,不用他來幫忙。然而研究指出,小孩早期若有機會可以與爸媽合作,將更可能建立起願意幫忙的發展軌道。如果你老是告訴小孩「不,這些家事與你無關」,他們最終便會相信這點。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小孩不想做家事!」、「做家事要不要給獎勵?」—掌握關鍵心態,養出家務小幫手! 「小孩不想做家事!」身為家長我們可能都會因為小孩不願意做家事而感到苦惱,當小孩幫忙了,又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獎勵呢?心理學家發現,主動幫忙是小孩相當重要的特質,如果小孩幫忙會得到玩具當作獎勵,他們下次就不會再幫忙了,因為外在的獎勵會削弱原本的動機。對孩子來說,其實主動幫忙是天性,因為跟他人一起做某件事情讓他們感到快樂,而這對他們的情緒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照顧 幼兒發展 親子關係 若你會擔心孩子沒有動力、夢想、或目標,給孩子一份珍貴禮物「內在動機」吧! 「你可以達成任何目標。」 這聽起來像是給孩子的鼓勵,對吧?不過,當我媽媽說出這些,卻在我身上造成了困惑和壓力,至今我依然不確定原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