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General 寫給爸爸 帶養難題 當伴侶教養態度不一致—如何面對差異? 在現實環境中,往往面對的是伴侶分別來自於不同的原生家庭經驗,因此對於如何對待孩子有著很不一樣的想法。首先,從伴侶的教養態度中,看見原生家庭持續的影響。試著看見並體貼伴侶雙方的用心,最後,站在合作的角度,思考:孩子需要長出什麼樣的能力? Share
繼續閱讀 寫給爸爸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職看版 心理師媽咪系列|「就是妳這樣寵孩子!不想管你們了!」—幫助爸爸解鎖擁抱脆弱的自由,才能回到合作的親職角色。 小孩出生後這幾年我看到先生很努力抵抗從小根深蒂固的父權印象,像是從地底的「傳統父親端」努力往上爬,抵抗「忙碌、冷漠、威嚴、教條、權威、攻擊」等等刻板印象,維持自己跟孩子關係中的平等與開放,但是當親子之間發生衝突或承受不住孩子的情緒,就立刻掉回「傳統父親」的深淵。 Share
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懷孕生產 親職看版 Podcast|「當自己的童年有缺憾,這件事情是否會在孩子身上延續?」—先跟自己的內在小孩手牽手,再來談育兒(下) 在一般的體制內的生產,過程中面對許多強大的醫療介入,如在產檯上非常無助,可是又要被推肚子阿、剪會陰等,造成了蠻大的傷害;或者第一胎產程非常的漫長,可是醫院裡沒有足夠人力去照顧、給他們心理上的支持。儘管抱持著很大的勇氣懷上第二胎,想給大寶一個伴,可是面對即將要來的生產,可能這些害怕恐懼的心情又再次浮現……。 Share
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懷孕生產 親職看版 Podcast|「當自己的童年有缺憾,這件事情是否會在孩子身上延續?」—先跟自己的內在小孩手牽手,再來談育兒(上) 懷孕之後因為面臨孕育新生命的緊張,及對未知的害怕恐懼,夫妻之間常有爭吵,也讓孕期心裡更加不安與擔心。喜事也是一種改變,會衝擊自我的熟悉感與凝聚力。就像是中了樂透大獎,情緒免疫系統被生活中的改變給啟動了,但每個人內在儲存的自我感覺和模式反應都不太一樣,就算是喜獲千金、喜獲麟兒,也有可能充滿了不安。夫妻間應該有意識地持續提供對方日常的規律和日常的滿足,在這種熟悉的安全環境裡,才能夠順暢地、好好編織自己和伴侶的美麗未來。 Share
繼續閱讀 寫給爸爸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職看版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有了孩子以後的情人節,其實需要更進階的浪漫。 成為母親以後,沒有一個開關可以把母親這個角色切換掉。在先生感覺太太無法專心在兩人關係時,常常會失望地以為自己不再重要、選擇在三角關係中退遠一點。 但太太其實並不是希望先生走開,先生的介入對於母嬰的分化是很關鍵的,在內在和外在都脫不開母親角色的生活中,會需要這樣的中斷來提醒自己的狀態改變。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