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下) 孩子同時是在媽媽的肚皮上, 讓他能重拾熟悉的節奏, 子宮收縮徐徐的、 有力的、連續不斷的動作。 孩子感受到的,不再是分娩的狂暴颶風,而是一陣陣的擁抱,訴說著母親的愛。 產後的肌膚接觸是子宮內到子宮外環境的延續。寶寶先在媽媽的肚子上休息,然後再一步一步,沿著媽媽顏色變深的身體中線,爬到同樣顏色的乳暈,找到乳房。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中) 在台灣大部分的生產場域裡,寶寶的需求與感受依然沒有受到重視,好孕之所以堅持順勢生產,除了因為它是一種更安全的生產方式,也關乎媽媽與寶寶的人權。勒博耶醫師提到了寶寶出生後呼吸的灼熱感,若延遲斷臍,可以紓緩這種灼熱感。寶寶剛離開母親的子宮就馬上剪掉臍帶,是極度殘忍的手段。這對寶寶所造成的傷害相當大。保留臍帶繼續跳動,便能改寫整個出生的經驗。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上) 第三產程是媽媽與寶寶肌膚接觸的起始點,影響了日後哺乳順利與否、新家庭關係的建立,因此需要更細膩地看待臍帶與胎盤的處置方式。過往以為胎盤與子宮的剝離,是胎盤與子宮壁之間產生了血凝塊,因此開始剝落。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以往的生產處置常規都會在寶寶出生後立即夾住臍帶,讓這些原本要流回寶寶身上的血無法流出,反而逆向變成血塊積著,也影響了子宮的收縮。 Share
繼續閱讀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Podcast|「生孩子眼前真的會閃過人生跑馬燈…。」—生產創傷怎麼解?讓卜慶芳老師陪你聊聊TRE壓力釋放運動(下) 在生產的過程中,產婦將會經歷幾個階段,因為賀爾蒙催產素、腦內啡作用的關係,產婦的感官刺激是非常非常敏感的,如果在這過程當中施加了藥物、外力,甚至生產環境不友善,對第一胎的產婦就有可能造成生產創傷。生產創傷不只發生在媽媽身上,在寶寶出生的過程,寶寶也承受了環境跟所有的藥物給他的壓力。 Share
繼續閱讀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Podcast|「生孩子眼前真的會閃過人生跑馬燈…。」—生產創傷怎麼解?讓卜慶芳老師陪你聊聊TRE壓力釋放運動(中) 懷孕這段時間雖然身心的變化真的非常大,但也是一個女性重生的好時機。因為這段時間賀爾蒙的影響,孕婦心思變細膩了,不妨感受自己身體變化,好好照顧自己,也好好回應這段時間釋放出來的壓力或情緒。如何知道自己在孕期中是不是有壓力呢?首先可以觀察自己吃得怎麼樣?除了害喜會特別會想要吃什麼東西以外,其實身體會告訴孕婦想要吃什麼營養或食物,如果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吃甜的、油炸的、高鹹的,這其實是體內壓力賀爾蒙上升的一個指標;其次是睡眠,孕期的確會因為賀爾蒙及身體結構改變、孕吐等孕期不適狀況而不好睡,可是如果長期睡眠品質不好、無法好好休息,這對身體及懷孕就不是加分的。 Share
繼續閱讀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Podcast|「生孩子眼前真的會閃過人生跑馬燈…。」—生產創傷怎麼解?讓卜慶芳老師陪你聊聊TRE壓力釋放運動(上) 生產的過程中產婦很有可能因為壓力、難以應付的辛苦、產後身心影響而留下大大小小的後遺症,這時候我們可以怎麼辦呢?台灣第一位國際認證的壓力釋放運動的培訓師卜慶芳老師分享到:壓力釋放運動操作起來,看起來有時候像是在發抖、有時候像是在伸懶腰,進行壓力釋放運動不需要有任何的道具,只要有一個安全跟舒適的地方可以躺著或坐著就可以進行,然後時間也不用很長。 Share
繼續閱讀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Podcast|「在醫院生娃不是更專業嗎?婦產科醫師自己居然選擇居家生產?」—楊育絜醫師陪你了解溫柔生產 溫柔生產或是順勢生產強調的是讓身體發揮生產時自然的、演化上的生產的能力,讓寶寶溫柔地來到世界。醫院生產的樣貌就像是生產線的作業,在生產線的流程當中,因為時間、效率、人力等各種缺乏或是不足,所以居家生產強調的溫柔對待的環境、基本的尊重,就被犧牲掉了。但在居家生產的概念裡,生孩子不是只有在生產的時有足夠的力氣把小孩擠出來,而是如何在放鬆的狀態、在充滿愛的支持裡面,好好地把孩子生出來。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你知道嗎?生產其實可以不恐怖。」—我們需要提供女性更安心、療癒、有尊嚴的生產選擇(下) 正向生產的定義是女性能依據現實而非恐懼來做決定,得到傾聽以及充滿尊重和尊嚴的對待,覺得自己握有掌控權且感到富足,亦保有「溫馨」又「驕傲」的回憶。我們應該談論的是生產的權利、生產的尊嚴、傾聽女性的心聲以及尊重人的照護。生出健康的寶寶當然很重要,但重要的不只這點,女性本身、其產後的感受以及其伴侶的感受同樣很重要。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你知道嗎?生產其實可以不恐怖。」—我們需要提供女性更安心、療癒、有尊嚴的生產選擇(上) 根據國家生育信託(NCT)統計,十位女性中至少有一位會有「恐育症」(tokophobia),這是一種對懷孕和生產的深層恐懼,可能的觸發因子包括聽到反面的故事、觀看描繪駭人生產經驗的節目以及流產與死產,分娩期間的痛苦和掌控權的喪失也很常見。然而生產不需要是殘酷恐怖的,正向生產運動(Positive Birth Movement,簡稱 PBM)組織旨在揭開懷孕和生產的神秘面紗,讓媽媽能夠自由出席產前集會以及社交媒體團體,分享自身經驗且在不必受到評論的情形下發問。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