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General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誤會,是親子感情最大的傷害(下) 在戲劇中往往可以從小裂痕發展累積成核爆彈,因為衝突越有張力就讓觀眾看得更熱血沸騰而覺得好看。但真實人生可不能用戲劇的方式來表現。家人之間要真誠相待,不要常常用猜的在玩心理戰。父母可以多觀察自己孩子的個性和喜好,給孩子適當的支持與鼓勵,讓孩子累積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誤會,是親子感情最大的傷害(上) 如果是信任與信用的問題產生誤會時,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要因為是家人,就以為對方會明白,就希望對方自己會知道,那誤會積累在心中,並不會自行化解,甚至可能在無限發酵下,形成料想不到的更大傷害。小誤會一定要妥善認真並及時處理,不然當誤會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到那時,小事都可能變成大事。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學習當自己人生的主人」—說話權、選擇權與承擔責任的練習(上) 當孩子開始學習說話,其實就同時在表達自己心中所想、所見,我們跟他對話,是要讓他學著靠近自己內在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我們跟他對話,是要讓他學著靠近自己內在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如果有自己的意見,而跟那時父母的安排不一樣,我們可以給孩子有限度的選擇,讓孩子練習負責。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我數到三是威脅」—給孩子有限時間選擇結束上一回合(下) 跟孩子好好說話,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讓孩子為選擇負起責任,這都比用父母的權勢,去威脅孩子,有效。也許一開始練習不一定很順利,但每天都讓孩子練習,每天練,重複學習,孩子慢慢就會有自己的時間感。跟孩子好好說明時間的安排和使用,陪著孩子練習規劃,孩子也能學習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我數到三是威脅」—給孩子有限時間選擇結束上一回合(上) 孩子們都很聰明,更是機靈。他們對父母的個性和做事方法,其實觀察的一清二楚。用威脅的方式來教養孩子,我們往往說到,卻做不到。這樣的不一致,會讓孩子有見縫插針的機會,或是變成陽奉陰違的個性。不但讓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孩子反而可能會養成拖拉與不負責任的個性或行事風格。 Share
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親職看版 「這樣做讓你和孩子溝通無時差!」—給孩子同步的理解跟回應,能幫助提升親子關係的健康度。 學習站在同理的角度傾聽孩子、和孩子溝通,是教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充滿關懷的溝通有助於形成健康的依附關係,尤其對建立互信的親子關係格外重要。當父母和孩子都具備向對方傳遞與接收訊號的能力,這稱為「權變溝通」(contingent communication),意指在溝通的每一個當下,父母都能立刻感受到孩子發出的訊號、給予理解,並適時地回應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熱門專題 不要急著出手幫孩子解決問題,5步驟陪伴孩子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 。(上) 不要急著出手幫孩子解決問題。為什麼?第一,有很多我們大人自以為能幫上孩子的方式,對孩子而言卻是越幫越忙。第二,當你在最短時間內,幫助孩子剷除當前的困境,也同時移走了孩子從困境中學習的機會。我始終覺得,比起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因應問題」。所謂因應問題,就是知道當前的困境並非一時半刻能夠移除,但仍有勇氣去面對,並能與困境共處,最終從中學習與成長,甚至超越困境。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當別人稱讚小孩時,該怎麼回應呢?—除了謙讓外讓我們陪孩子一起這樣思考。 你是個樂於接受讚美的人嗎?或者,你面對稱讚會手足無措嗎?當下的感受又是什麼呢? 每個人給予和接受讚美的態度,都呼應著自我形象與自信程度。讚美別人時,需要暫時將注意力移向別人,讓他人成為主角,反之被稱讚時則是要將眼光轉向自己。內在價值足夠的人,不只能夠享受目光,也樂於分享關心。讚美不是評斷與標籤,它是關係的交流與接收,也是提供一個認識自己與擴充自信的捷徑,每一回都很值得被聽見。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