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母乳與餵食 來自陽光的禮物:維生素D對媽媽與寶寶健康的影響(下) 孕期與哺乳期建議每日攝取量為600IU(國際單位)。雖然維生素D血液濃度檢測為產檢自費檢測項目,因為缺乏的盛行率如此之高,我建議孕婦應該接受檢測。胚胎形成時期,維生素D對許多器官的發育形成,尤其是肺部,也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如果能在備孕期就檢查更好。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母乳與餵食 來自陽光的禮物:維生素D對媽媽與寶寶健康的影響(上) 維生素D,是一份來自陽光的珍貴禮物,不只能幫助寶寶骨骼健康發育,也與媽媽的孕期穩定密切相關。當現代生活越來越遠離陽光,我們反而容易忽略這項對生命起點至關重要的營養素。了解維生素D的角色,從備孕開始就做好準備,讓健康的光芒從媽媽身上延續到寶寶身上。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下) 孩子同時是在媽媽的肚皮上, 讓他能重拾熟悉的節奏, 子宮收縮徐徐的、 有力的、連續不斷的動作。 孩子感受到的,不再是分娩的狂暴颶風,而是一陣陣的擁抱,訴說著母親的愛。 產後的肌膚接觸是子宮內到子宮外環境的延續。寶寶先在媽媽的肚子上休息,然後再一步一步,沿著媽媽顏色變深的身體中線,爬到同樣顏色的乳暈,找到乳房。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中) 在台灣大部分的生產場域裡,寶寶的需求與感受依然沒有受到重視,好孕之所以堅持順勢生產,除了因為它是一種更安全的生產方式,也關乎媽媽與寶寶的人權。勒博耶醫師提到了寶寶出生後呼吸的灼熱感,若延遲斷臍,可以紓緩這種灼熱感。寶寶剛離開母親的子宮就馬上剪掉臍帶,是極度殘忍的手段。這對寶寶所造成的傷害相當大。保留臍帶繼續跳動,便能改寫整個出生的經驗。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上) 第三產程是媽媽與寶寶肌膚接觸的起始點,影響了日後哺乳順利與否、新家庭關係的建立,因此需要更細膩地看待臍帶與胎盤的處置方式。過往以為胎盤與子宮的剝離,是胎盤與子宮壁之間產生了血凝塊,因此開始剝落。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以往的生產處置常規都會在寶寶出生後立即夾住臍帶,讓這些原本要流回寶寶身上的血無法流出,反而逆向變成血塊積著,也影響了子宮的收縮。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你知道嗎?生產其實可以不恐怖。」—我們需要提供女性更安心、療癒、有尊嚴的生產選擇(下) 正向生產的定義是女性能依據現實而非恐懼來做決定,得到傾聽以及充滿尊重和尊嚴的對待,覺得自己握有掌控權且感到富足,亦保有「溫馨」又「驕傲」的回憶。我們應該談論的是生產的權利、生產的尊嚴、傾聽女性的心聲以及尊重人的照護。生出健康的寶寶當然很重要,但重要的不只這點,女性本身、其產後的感受以及其伴侶的感受同樣很重要。 Share
繼續閱讀 嬰兒 懷孕生產 溫柔生產 生產故事 「你知道嗎?生產其實可以不恐怖。」—我們需要提供女性更安心、療癒、有尊嚴的生產選擇(上) 根據國家生育信託(NCT)統計,十位女性中至少有一位會有「恐育症」(tokophobia),這是一種對懷孕和生產的深層恐懼,可能的觸發因子包括聽到反面的故事、觀看描繪駭人生產經驗的節目以及流產與死產,分娩期間的痛苦和掌控權的喪失也很常見。然而生產不需要是殘酷恐怖的,正向生產運動(Positive Birth Movement,簡稱 PBM)組織旨在揭開懷孕和生產的神秘面紗,讓媽媽能夠自由出席產前集會以及社交媒體團體,分享自身經驗且在不必受到評論的情形下發問。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