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到底怎麼講才會聽?」—幫助男孩從混亂到穩定的4個陪伴關鍵(下) 男孩拒絕父母的要求,並不是父母做得不好,而是因為他們想激怒父母。因此,父母要保持冷靜,避免情緒失控、大喊大叫或威脅懲罰。暴怒不僅會讓男孩害怕,還會顯示出他們喪失了領導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重複某項任務。這時,男孩需要更多的支持,幫助他逐步解決問題。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到底怎麼講才會聽?」—幫助男孩從混亂到穩定的4個陪伴關鍵(中) 有一點非常重要:不要輕易給男孩貼標籤或下定論。例如:「這個男孩就是這樣,沒什麼希望了,他根本適應不了社會,以後也好不到哪裡去。」事實並非如此,所有的不足和問題都可以彌補。事實上,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有完成任務的能力和渴望,儘管一開始可能能力不足或缺乏動力。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到底怎麼講才會聽?」—幫助男孩從混亂到穩定的4個陪伴關鍵(上) 男孩變得「難教」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男孩與成年人的關係有問題。這裡指的問題,是成年人與孩子的關係不明確,且缺乏說服力。一個在父母明確指令下成長,並將其視為準則的男孩,通常可以在六到九歲時,對父母的引導做出適當的反應並內化,知道哪些行為會帶來不太好的後果。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從「小王子」到負責任的男孩—父母角色如何影響男孩的成長(下) 即使與孩子分開生活,父親對兒子而言仍然意義重大。即使兒子從未見過父親,父親的存在依然有其價值,並深深影響兒子的性格以及對學校的態度。有些父親並未意識到,自己在兒子生命中有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另一些父親則對此驚慌失措。男孩潛移默化的接受父親的男性特質,並試圖追隨父親。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從「小王子」到負責任的男孩—父母角色如何影響男孩的成長(上) 母親的任務不在於縱容和溺愛,也不在於二十四小時的照料,而是如何在工作和母親的角色之間找到平衡。如此一來,她們不僅能幫助男孩體驗和尊重女性的價值,還能透過自我實現來提升價值。長遠來看,男孩將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模式。他也會意識到,母親無法時刻陪伴,有助於提升他的自我價值。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爸爸媽媽,我還需要你們的帶領。」—不要太早把孩子當成夥伴(下) 我們的孩子需要獨立自主的空間,也需要繼續做一個依賴他人的孩子,而不是立刻成為成熟、具有反思能力的對手。缺乏好的帶領,將使男孩不堪負荷。於此同時,父母也有可能對他們要求太少或過度照顧。喪失挑戰精神、缺乏經驗且無法面對困難的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以保持他們上進的欲望,並且專注於當下。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爸爸媽媽,我還需要你們的帶領。」—不要太早把孩子當成夥伴(中) 現在,強制性義務教育成為許多男孩行為問題的導火線,多數男孩都不願意進入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更遑論從中被帶領或指導。但是,即使是有嚴重行為問題的男孩,我們也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對於工作、婚姻、孩子、公寓和好車的強烈渴望。男孩需要歸屬感,也需要學習如何生活。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正向教養 「爸爸媽媽,我還需要你們的帶領。」—不要太早把孩子當成夥伴(上) 與男孩相比,父母無論在年齡、身高、力氣,又或者是能力、見識、經濟實力、生活閱歷等各方面,都處於優勢地位。優勢地位代表更大的權力,因此父母在帶領任何年齡層男孩(包括青春期)時,要謹慎面對自己的權力和影響。不論是孩子曾被迫無條件屈從於父母,或是放棄身為父母的權力,都算是一種權力的濫用。 Share
繼續閱讀 General 帶養難題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下)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做了一些糟糕的事情,也許傷害到自己或別人,那樣的羞恥感遠遠比被人嘲笑沈重得多。我們要認識羞恥家族的其他成員,分別是罪惡感、愧疚感、懊惱、後悔。它們與羞恥感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就是這些感受允許孩子將行為與自我分別開來,它們和羞愧感一樣不好受,但是卻具有行動力和方向性。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