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幼兒 親子關係 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在環境動盪時,與孩子保持連結(下) 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累積時,若能讓情緒降溫、冷靜,才有餘裕跟孩子互動。當孩子在身邊、想跟你對話時,除非特別緊急的工作需求,強迫自己放下手機,眼睛注視著孩子,好好跟孩子互動,至少到一段對話結束。想要陪伴孩子,但又覺得狀況沒那麼好,推薦安排一些活動,讓自己跟孩子可以一起活動筋骨。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親子關係 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在環境動盪時,與孩子保持連結(上) 當事情超乎自己的想像時,失控感帶來焦慮、緊張、壓力。困在情緒、囿於思緒時,不僅個人狀態直接受影響,親子關係也顯得脆弱。雖說情緒起伏是正常,但若造成持續性情緒低潮、重複性親子衝突等,引發自己及重要他人的不適,這就是一個需要改變的警訊。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我心情很好!我心情很差!—情緒起伏大的孩子(下) 孩子突然情緒起伏很大時,可以將這狀況視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的求救訊號。剛出生的弟弟妹妹、父母有所爭執、學習分量變多、搬家等環境改變、受到父母嚴格的管教、與朋友之間的關係遇到難題等等,需要確認一下是哪些因素所致。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我心情很好!我心情很差!—情緒起伏大的孩子(上) 通常在五至六歲時,孩子會開始發展出共鳴能力,能夠理解周圍環境並覺察他人的情緒,但他們調節情緒的能力有限,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控制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父母會忍不住跟著孩子做出激烈的反應。當然,要忍受孩子的脾氣並不容易,但首先理解孩子的心情是很重要的。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崩潰小孩一出現,我的理智就斷線…」—一起學小孩人生中的大功課:情緒的自我調節(下) 處罰孩子無法自我調節,就像懲罰他們飛不起來一樣,這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可能讓他們感到羞愧,而影響了他們原本可以放心探索不同回應方式的安全感。最理想的會是,他們自己找到最好的回應方式,比起因為害怕後果所做的反應,如果小孩出於知道這是正確的而決定這麼做,這樣的回應會更持久、也更有力。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崩潰小孩一出現,我的理智就斷線…」—一起學小孩人生中的大功課:情緒的自我調節(中) 自我調節的發展是逐步漸進的,小孩從身邊的人提供的支持中學習,全地探索與實驗自己的回應方式。當小孩情緒激動,他們正受到腦部掌管衝動行為的部位所驅使,問題在於一切發生得太快了,腦部掌管思考的部位來不及涉入、將他們導向較健康的反應,重點是去幫忙他們增加承受力,讓大腦掌管思考的部位(前額葉皮質)介入。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崩潰小孩一出現,我的理智就斷線…」—一起學小孩人生中的大功課:情緒的自我調節(上)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控制強烈的情緒,小孩更需要花些時間學習,當劇烈的感受襲來時,「無法表達」所帶來的挫折,便可能讓孩子處於脆弱的狀態。情緒的自我調節是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感受,讓內在感受不會過度侵擾人際關係或日常生活,其中也包含了在難受或挫折的當下依然有能不讓生活失序,有能力冷靜下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