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熱門專題 當孩子在餐廳吵鬧時:我在不同文化中感受到的眼光與寬容(下) 美國都沒有厭童的人嗎?當然有!就如同台灣也有很多對孩子正向寬容的大人。一個人天生氣質有差異,一些人比較利他,一些人比較自我,這沒有對錯。但後天、文化、父母師長引導、經驗、生活習慣、教育、學習等會影響氣質如何發展,當自我走向極端時,厭童便出現了,不論是美國或台灣都是如此。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熱門專題 當孩子在餐廳吵鬧時:我在不同文化中感受到的眼光與寬容(上) 帶孩子外出用餐,對父母而言往往既期待又緊繃。尤其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時,大人的壓力不只來自於親職本身,也來自周遭的眼光。這篇文章從作者旅居美國與台灣的經驗出發,比較兩地在文化、教育與社會期待上的差異,帶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看待孩子的聲音與存在? Share
繼續閱讀 寫給爸爸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職看版 「當小孩闖禍時,我好像也成了一起挨罵的孩子…」—在每次的失控與麻煩中學習。 育兒的困難常常不是物理上的,而是跟孩子同步生活,經常會有各種情境冷不防將自己拉回到童年的某些感受中,那些環境的失控感、自身的無力感。明明是在父母的位置,卻經歷著孩子的感覺,讓人難以消化。孩子如此失控,環境也總是會有困難,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們會反覆、反覆經驗這樣的失控與無力感,但每一次的經驗都會幫忙我們對這些感覺有新的理解。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