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當你對孩子情緒失控時—修復關係的 5 個技巧 當情緒失控時,你可以將這次的經驗化危機為轉機!透過有意識的決定做出改變,將這次的事件當作激勵自己的動力來堅持下去。孩子們需要能夠示範如何承擔責任並修復關係的父母,一個在犯錯時—在人際關係中,這種情況有時難以避免—願意道歉並重新建立連結的父母。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對不起,我不是好媽媽。」—給那些因為親子教養書而感到痛苦的母親(下) 問題就在於媽媽自己抱持的負面情緒,會因為「必須要教好他!」而感受到怒氣,其實是媽媽自己心底深處的「好可怕」「好難過」⋯⋯也就是內心的舊傷,只要把這變成治療舊傷的機會就好。「我是為了什麼,要這樣拚死的指導孩子?」「我是為了誰而這麼做的?」在妳詢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能夠發現隱藏在自己憤怒底下的真正的心情。這樣教訓孩子的聲音、以及內心所期望的事也會有所改變唷。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對不起,我不是好媽媽。」—給那些因為親子教養書而感到痛苦的母親(上) 許多來拜訪我的媽媽,都讀過一些「育兒就應該這樣那樣」的親子教養書,結果反而更加痛苦。她們的共通點,就是全都是非常認真且努力的人。結果非常自責無法做到教科書上的理想程度。以我看來,她們可是努力到會責怪自己了。所謂育兒,並不是使用其他人的方法來為自己營造理想,應該是要對每位媽媽來說最舒適的方法才對。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教養專家真的都做得到書上寫的?」—放過自己吧,其實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 當小孩還處在嬰幼兒時期,教養專家提出的知識與做法,尤其是小兒科醫生、嬰幼兒發展心理學者的建言,對父母育兒非常受用。但隨著孩子長大,獨特的氣質開始和生長環境奇妙混搭,日漸成形,此時專業第三者的建議應該逐漸退居二線,讓在日常前線與孩子交鋒的你,擔當主要決策者。教養不是知識的傳遞、技巧的指導,而是以生命對生命、用一筆一畫為彼此刻出形狀。當照顧者無法接觸過去的生命經驗,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沒把握、甚至毫無頭緒時,自然無法掌握眼前那活蹦亂跳、只想逃出爸媽五指山的獨特生物。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