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tag
親職教育
14 posts
愛兒學精彩課程|錢錢老師的嬰幼兒主題課程
錢韋婷職能治療師具有豐富的兒童早期療育及嬰幼兒按摩經驗,在本課程中,我們希望帶著您透過親子感統遊戲及愛的撫觸,與寶寶建立起親子親密感及安全的依附關係。如果你也希望更了解孩子,成為孩子最好的玩伴,並建立正向的依附關係,歡迎你加入這三堂主題課程,讓我們陪你一起育兒吧。
Share
課程|2023媽媽寶寶團體(0-1歲)
粘慧美醫師和王映淳心理師,長年在精神分析薰陶下,和兒童與成人工作,協助不同階段的人們適應不同階段的心理掙扎,並發展協助母親與寶寶的團體方案。近期,在愛兒學支持下,將母親與寶寶的團體方案擴及更多族群。不過嬰兒也能參加團體嗎?英國國家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資助...
Share
防疫宅在家,孩子工作兩頭燒爸媽好抓狂?(下)—居家隔離期間搞定孩子的8個妙方
減少外出,在家上班上學的生活有苦有樂,我們既然需要整天待在家裡躲避疫情,不如就好好享受生命美好的一面吧。我希望孩子們長大想起在家裡跟爸媽躲疫情是一件好玩的回憶,而不是氣氛凝重鬱悶的陰影。既然我們離威脅生命的病毒這麼近,也該思考一下想要留下的回憶是什麼。跟爸爸媽媽相處的回憶對孩子是有深遠的影響的。
Share
防疫宅在家,孩子工作兩頭燒爸媽好抓狂?(上)—居家隔離期間爸媽安定自己的9個訣竅
最近台灣疫情升溫,居家上課辦公的同時,大家開始學習過著減少外出的生活。本篇希望藉著在美國隔離時期的經驗分享,談談我自己體會到比較有用的安定方式,讓在台灣開始進入疫情緊張期的爸媽可以參考,我想當家長可以先讓自己的情緒安定下來,就能擁有比較好的能量陪伴孩子,一起經營防疫時期的家庭時光。
Share
「今年沒有畢業旅行…」—面對疫情起伏,爸媽可以這樣做幫助孩子更安心。
即便現在國內疫情逐漸趨穩定,對多數正就讀幼稚園或國小的兒童來說,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是有記憶以來首場如此靠近的大型病災;如同過去的SARS與九二一地震,經歷過的人們心裡勢必會被刻下些什麼。孩子除了原本的壓力與習題(課業表現、同儕友誼、家庭關係)之外,現在又需適應新的生活變化,安全感與穩定感往往受到相當程度的擾動。若未能適當陪伴,這些不安感在日後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但若能在此時期獲得夠安穩的經驗,它將是孩子未來心理調適能力與韌性的養分。下面,心理師給爸媽三個實用的建議,幫助孩子在變動中也可以過得安心。
Share
「總覺得這陣子小孩更失控了… 」面對環境劇變,請放自己跟孩子一碼吧!
台灣目前的疫情狀況上上下下,你跟孩子的生活可能還沒有步入以往的常軌。最近,總覺得小孩的表現大不如前嗎?你覺得親子關係的衝突變多、變得更「具挑戰性」嗎?有時候,並不是孩子故意不聽話,兒童心理學家發現,這段時間孩子的變化,很有可能跟現在環境的劇變大有關係。
Share
「自己在家帶小孩心好累!」5個小建議讓孩子學會獨自玩耍
隨著台灣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大家的焦慮感也逐漸升高。許多日常的例行公事好像無法如常進行,一家子也不像以往那樣可以放鬆外出用餐,帶小孩去走走逛逛。你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小孩,說故事,跟小孩玩,做各種家庭活動,然而在這種長時間高密度的相處之下,爸媽也會累。除了陪小孩之外還要張羅三餐,憂心工作、留意新聞的動向...轉個不停的腦袋好希望可以休息一下,或許你會想:「如果我沒有好好的在跟小孩相處的時候注意他,陪他一起玩,我是不是做的不夠好呢?」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辛苦了!教育專家表示,其實讓小孩練習自己玩耍,是一件自然不過的事情。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