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幼兒 手足感情 親子關係 「媽媽很痛齁,忍耐一下喔。」—親密感的基石是有能力站在你的位置體會你的感覺。 成為父母,很容易用自己的感受去覆蓋孩子的感覺。 當孩子哭泣傷心時,父母和他說:「羞羞臉,這麼大了還在哭」。這時被看見的不是孩子的悲傷,是父母自己的羞愧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沒辦法透過父母這面鏡子去看到自己的感受,也就更難看見其他人的情緒。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親職看版 「沒關係,這都沒什麼好難過的。」—當你著急安慰孩子,可能會錯過真正的理解。(上) 小安過去是一個活潑的小男孩,他熱情、樂於與他人互動,但從某天開始,小安開始顯得悶悶不樂,常發脾氣,對別人的態度和反應很敏感,好像說不得,也不容許別人對自己有評價和批評,這樣的狀況也逐漸影響小安的人際關係,他變得不喜歡和同學玩了,寧願一個人玩也不想經驗衝突;在家時小安容易生氣,當不順意、功課寫不好或是被要求時,小安常常情緒爆炸,需要父母更強硬的態度才能讓小安冷靜下來。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善良其實是一種能力,孩子也需要學同理。」—專家表示透過7關鍵,有效建立幼兒的同理心(下) 家長常稱讚孩子拿到好的成績或者考試考得如何。你也可以讓他們知道發展關懷他人的心有多重要,以增進他們的同理心。當爸媽注意到孩子做了善良以及貼心的事情,也可以花一點時間,讚賞這個表現。爸媽也需要幫助孩子在多元的社會中成長,教他們如何面對不同的人以及讓他們有接觸的機會,包含文化、種族、宗教、身體外貌以及身心障礙者。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善良其實是一種能力,孩子也需要學同理。」—專家表示透過7關鍵,有效建立幼兒的同理心(上) 學會適當的善良跟同理是生命中最複雜的課題之一。社會亂象天天新聞充斥新聞頭版,許多人會想我們社會的同理心和良知出了什麼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爸媽也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孩子,使他在面對苦楚和仇恨時,可以有力量去表現出愛與善良。怎麼陪養孩子的童理能力?孩子的自我中心是正常的嗎?以下是心理學家、家長以及其他專家提出的7個方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親子關係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孩子難搞時,爸媽該怎麼辦?用同理心解鎖孩子的情緒 孩子難搞時,爸媽該怎麼辦?如果有人跟你說:「孩子難搞,那你就來跟他玩。」你會不會翻他一個白眼,轉身就走?Laura Markham 在《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一書中提到,3到6歲的孩子,基本上已經可以清楚家中的「規矩」,大部分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還出現很多拗行為,關鍵經常不是孩子在堅持的事情,而是回到親子關係上。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手足感情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我討厭他!我不跟他好了!」 專家建議8個妙方,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我討厭他!我不跟他好了!」當孩子在人際關係中遇到挫折時他們通常會出現生氣、哭泣或拒絕的反應,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同時理解他人呢?教育專家告訴你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透過聚焦於有建設性的、正向的動機,小孩會開始視世界為一個充滿善意的地方,並建立正向的思考模式。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手足感情 有弟妹的孩子比較有同理心?研究發現年幼手足會讓兄姐學會同理 弟妹向來似乎都是比較被照顧的角色,很難想像他們除了撒嬌、耍賴之外,居然能教會哥哥姊姊些什麼。但新的研究指出,幼小的弟妹會教導兄姐同理心。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如何教育孩子要有同理心? 大家都不斷宣導要慢慢灌輸孩子品性和同理心的觀念,但孩子還是可能會認為學業成就和個人幸福比關懷他人來得重要許多。該報告的作者表示,孩子的價值觀反映的是...,因此普施關愛項目特別針對兒童同理心的培養提供下列五點建議: Share
繼續閱讀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如何有效面對霸凌?」—教育孩子具備同理心、堅定表態 我們究竟要如何教孩子何謂「對」、何謂「錯」?我們要怎麼教他們保有同理心,但與此同時又敢於挺身面對壞孩子?從家中做起在關愛與尊重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若碰上他人有不友善行為,便會立刻察覺且拒絕接受。相反地,若父母一昧運用權力去控制孩子...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