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熱門專題 「聽說有孩子在校被不當對待,我們可以怎麼辦?」—心理師給爸媽的安定修復4步驟。 當媒體大肆報導孩子受到不當對待的社會事件,新聞輿論一下黑一下白,社會強大的關注成為壓力,放大家長對孩子的擔心,不只擔心孩子會不會不安全?抑或是對這樣的事件在電視上出現,引發氣憤、不捨、無奈、擔憂等情緒。在學校時老師孩子究竟經歷了什麼?事件過後我們又可以怎麼做?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只是想讓小朋友乖一點。」—當我們盲目要求對權威順從,被犧牲的很可能就是孩子(下) 對體制的控管其實都很有限,即便有嚴格的把關方式,也很難完全杜絕傷害,無法保證他者的教育方式、理念或態度,甚至人格。在親子關係中,其實我們能做得更多,從好好正視與孩子「課後聊天」開始吧!透過建立起與孩子的課後聊天習慣,例如:引導孩子敘述學校的人際互動,了解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可能經驗到的情緒,替孩子說出情緒,讓孩子敢於表達。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正向教養 熱門專題 親職看版 「只是想讓小朋友乖一點。」—當我們盲目要求對權威順從,被犧牲的很可能就是孩子(上) 最近社會上幼兒園餵毒事件鬧得沸沸騰騰,對於一個想像中本應是給予孩童滋養、溫暖與安心學習的環境,竟藏著潛在風險與毒害時,其實無論是否身為父母,我們都一起經歷了內心巨大的衝擊與恐懼。「一致整齊的規範、好的表現與服從」,是孩子真的需要要的?還是權威者,需要滿足自己「有能教導、管理與好」的表象,而犧牲了孩童的獨特性與發展空間?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熱門專題 親子關係 「除了傾聽孩子、教孩子拒絕,你還可以這麼做…」—保護孩子遠離身心虐待及傷害。 近期也有一則7歲的男童學柔道的新聞,教練疑似不顧孩子抗議多次重摔,最終導致小孩送醫急救,瀕臨腦死,引發社會大眾的憤怒。這類令人心痛的事件不斷的告訴我們,身為成人,我們有責任聆聽孩子的聲音,尊重身體界線,並盡其所能的保護他們。我們需要教導孩子:就算是大人,也沒有權利用「教導或疼愛之名」傷害你。家長要學會支持孩子,相信他們直覺,懂得馬上說「不」或是跟其他人尋求幫助。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