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本能嗎?」—成為母親的那一天起,我們彷彿沒有了名字。(下)
在越是創傷和痛苦的親子關係底下,越容易出現「無法好好愛孩子」這樣的議題,因為那份熟悉又深刻的愛,包著痛、包著傷,包著懊悔也包著恨。從女性的道德發展以及母親角色迷思來看女性在社會環境上的框架,相較於男性,女性容易被關係形塑和傷害,被迫走進母職或是被期待成為一個全能的母親,這種強調自我犧牲與奉獻的道德,被傳唱頌揚,好似那禁錮著乳房的胸衣,再美麗薄透,都是束縛與綑綁的變形。身為女性,找回自己的主體性和意義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