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寫給爸爸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職看版 心理師媽咪系列|「就是妳這樣寵孩子!不想管你們了!」—幫助爸爸解鎖擁抱脆弱的自由,才能回到合作的親職角色。 小孩出生後這幾年我看到先生很努力抵抗從小根深蒂固的父權印象,像是從地底的「傳統父親端」努力往上爬,抵抗「忙碌、冷漠、威嚴、教條、權威、攻擊」等等刻板印象,維持自己跟孩子關係中的平等與開放,但是當親子之間發生衝突或承受不住孩子的情緒,就立刻掉回「傳統父親」的深淵。 Share
繼續閱讀 心理師媽咪系列 熱門專題 專業選文系列 | 從自戀到他者—母親身份的轉化歷程(下) 在所有治療人類苦難的治療者當中,精神分析師是最能承擔這種母性職能的治療者,只要他從受苦主體那邊聽見精神痛苦的話。心靈遠非抽象概念,一如它在精神分析經驗中所顯現的,心靈是能欲望身體、能憎恨身體。為了理解心靈,傾聽必須擔任欲望與焦慮的共謀,但要透過除去情慾化的方式,讓承受著欲望與焦慮的被分析者成為一個他者:病人是我的某個差異、某個處在淡漠邊界上的差異,而這種淡漠恰好能讓人們思考各種真理,而不是與之混淆。 Share
繼續閱讀 心理師媽咪系列 熱門專題 專業選文系列 | 從自戀到他者—母親身份的轉化歷程(上) 因為孩子透過抑制驅力的目標、指引驅力朝向語言與文化的符徵,而促發了昇華的傾向,那已曾被陽具階段的象徵面向所強調的昇華。自此之後,孩子就是他異性(altérité)的這道曙光;女性自戀在他異性當中找到一個最後的機會,來解除朝向自己、與朝向母親的彎折,並轉而獻身於他者:母親身份的苦惱與樂趣。 Share
繼續閱讀 寫給爸爸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職看版 「當小孩闖禍時,我好像也成了一起挨罵的孩子…」—在每次的失控與麻煩中學習。 育兒的困難常常不是物理上的,而是跟孩子同步生活,經常會有各種情境冷不防將自己拉回到童年的某些感受中,那些環境的失控感、自身的無力感。明明是在父母的位置,卻經歷著孩子的感覺,讓人難以消化。孩子如此失控,環境也總是會有困難,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們會反覆、反覆經驗這樣的失控與無力感,但每一次的經驗都會幫忙我們對這些感覺有新的理解。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子關係 「當母親的自己,到底是誰呢?」— 育兒,休息,還是找到自我? 看著孩子長大很快樂,也好享受和孩子的互動,但回頭看到自己,好像應該做些什麼充實自己,又沒有力氣做些什麼。 似乎應該把成就感建立在孩子身上,但,那畢竟不是自己。 當母親的自己,是誰?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在重整自己的認同與價值感的來源,這背後還牽涉了整個家庭的支持程度與孩子的身心狀況。當家庭支持或是婚姻本身有很大的衝突時,那是身心與自我極大的摧殘。 更何況還沒有提到在教養過程中的性別失衡這個議題。當然,這通常也和婚姻裡的困境捆綁在一起。 有好多的母親往往在失去自我的吶喊之後,回頭用極大的努力讓自己情緒平靜地面對孩子。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子關係 「你的孩子都很優秀嗎?」—比起優秀,我更希望孩子成為能為自己找到方向,且能對自己負責的人。 「請問你的孩子都很優秀嗎?」這個問題我沒有回答。沒有回答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我不能用我心目中的「優秀」來定義孩子,我的「優秀」和他們心裡想要的「優秀」不會一樣。第二是:我也在想:我想要他們變成世間所謂的「優秀」嗎?也許是學業成績或是某些才義的出眾。老實說,如果真的有,應該是會蠻省心且開心的。但想想,我可能更祝福他們成為因為某些特質,或是因為自己找尋到的方向而能對自己滿意且負責的人。而這個過程,我們陪他一起找。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親職看版 心理師媽咪系列 |「神隊友的定義不是事必躬親。」—面對育兒的酸甜苦辣,更需要和伴侶一起找到補位的平衡。 當親密關係正式進展到婚姻生活的那一刻起,家務分工對關係品質便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家庭多了孩子的存在,生活更有如打仗般忙碌、慌亂,當我們身為孩子最親密的依靠,無時無刻悉心照料孩子的每一件大小事,內心必須承認,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刻起,育兒的任務我們並非總是這麼喜歡。身為無後援新手父母,我與先生在孩子出生之後可說是24小時在孩子身邊照料著,任何關於孩子的疑難雜症都得靠自己面對與解決,縱使看著懷裡的孩子睡得香甜可愛,總是會有一些內心崩潰吶喊的情境出現 Share
繼續閱讀 心理師媽咪系列 熱門專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現代疫情下的父母,該如何調節面對未知的恐懼?心理師指出以下5點調適建議(下) 面對壓力經驗時,人可能會感到胸悶、脾氣急躁,做決定與安排時,隱隱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希望自己可以保護孩子免受波及;當盡力安排孩子還是生病時,想找為這件事負責的對象,或內咎自己的安排與決定;看著他人出遊但又平安沒事,可能感到又不公平又忌妒。這些感覺可能很強烈,有時情緒波動牽連關係時,或許自己會感到困擾。當情緒強烈波動時,理解自己的這些面貌是情感的正常層面,並且是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照顧自己的方式。 Share
繼續閱讀 心理師媽咪系列 熱門專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現代疫情下的父母,該如何調節面對未知的恐懼?心理師指出以下5點調適建議(上) 在疫情的風浪中,很難像乘風破浪的姊姊這麼優雅,經常是一頭栽進現實的各種盤算中,外表看起來冷靜但內心洶湧,在孩子口罩沒戴好的時洶湧就會奪口而出。但內在的洶湧仍然可以有羅盤或地圖,幫忙自己在混亂中找到自己,這份內在地地圖也一面提醒我,雖然我看似在做與現實有關的考量與決定,但其實這些決定深受感覺影響,特別是壓力情境又結果未知時,情緒所撩動的情感,經常是自己生命經驗中,曾發生過具有力道的生命經驗,可能驅使了戰與逃的願望。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