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拉・馬克罕(Laura Markham)
譯|林家民 諮商心理師
這種事情發生在本應安全學習的校園,實在是令人痛心。
對於孩子們的狀況,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並處理呢?
情緒教育要及早做起,即便攻擊性是人類核心的一種本能,
小小孩展現攻擊性時,仍應該要被謹慎看待。
現在,讓我們透過一位家長的投稿,一起了解蘿拉博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親愛的蘿拉博士,
我兒子是一位高需求的小孩。
我們大多時候都能控制住他的情緒爆發。
今天我們被找去學校,因為兒子分別對兩個不同的小孩說:希望你們死掉。
在他第一次這麼說以後,我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和他談了一會兒,也相信他知道不可以講這種話。
我離開後,他又對另一個孩子說了一遍。
托兒所非常擔心,並強調這種事要是發生在公立學校,他大概會被送回家。
老實說,我不確定該怎麼辦。我們試著帶他去看一位專門處理行為問題的兒科醫師,但他們已經不收新個案了。托兒所人員沒說孩子不正常,但她也不是很篤定。
期待能聽聽你的想法,謝謝。
蜜雪兒
親愛的蜜雪兒,
你的小朋友正在做實驗。他剛發現一個能讓自己感覺強而有力的神奇道具:告訴別的孩子,他想要他們死。 (我知道它不是赤裸裸的威脅,但這種辯解只是在鑽牛角尖罷了。「我想要你死掉」跟「我會讓你死掉」聽起來差不了多少啊。)
這意味著等他長大就會變成校園槍手嗎?未必哦。
這意味的是他五歲了,
但這也確實表示他需要一些幫助,
學習用更合適的方式處理同學間的衝突。
這跟學齡前的兒童說「我恨你!我不讓你來我的生日派對。」沒什麼兩樣。任何幼稚園老師都能告訴你,這就是四歲小孩的標準行為。到了五歲的時候,孩子們通常開始能在不講出這種激烈言辭的情況下解決衝突。(延伸閱讀: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有責任感的學校都知道要正視小孩子對同學的威脅。
眾所皆知,五歲小孩就會拿槍並使用它了。我們會認真覺得這樣很危險嗎?不,當然不會。
我認為您的兒子正在嘗試展現力量和恫嚇,這在五歲小孩間行之有年了;但幼稚園有責任要禁止小孩講這種話。無論學校允不允許,讓您的兒子用這種方式與同齡人互動,對他都是沒有好處的。(延伸閱讀:「小孩會踢人咬人,不想以暴制暴也不想縱容該怎麼處理?」—幼兒踢打咬全武行怎麼治(下))
假若您兒子展現了其它不當行為,那他的確需要心理師的幫忙,您應該去找其它有收新進個案的診療單位。但如果這就是孩子的唯一狀況,那麼嚴格又帶同理心的設限,加上教導他們更好的同伴社交/情緒技巧,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嚴格又帶同理心的設限是什麼?
您明確地設下限制:告訴兒子絕對不能恐嚇。
要是他威脅其他小孩,就得承擔他不喜歡的後果。
與學校老師達成共識,把規定告訴您的兒子,並且堅持照做。
例如,倘若已經講好了後果是不准他下課時間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那就不該有例外。(當然了,剝奪高需求孩子的課間休息時間,會讓他在當天稍晚的時後情緒崩潰。如果這是你們達成的協議,請確保在那個下午帶他去操場讓他發洩放風。但請別將這兩件事連結起來,這樣他就不會以為操場放風是一種獎勵。)
如果學校堅持把「讓孩子回家」當作後果,那您就得讓家裡變得既無聊又沒意思。許多孩子是喜歡和媽媽一起待在家裡的,尤其是媽媽讓他們看電視的時候。(延伸閱讀:怎麼有效的引導小孩內化爸媽的教導?教養暢銷書說這樣做,找出放縱與權威之間的平衡)
若是這「後果」必須執行兩次以上,就代表它無效。
要嘛就是他不覺得這種後果會讓他不開心,要嘛就是他真的在恐嚇他人的時候嚐到一些甜頭了,如此他將亟需心理師的協助。
你可能還會想看…
「我恨你,我希望你死掉。」—當我的5歲小孩威脅其他同學該怎麼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