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媽媽,同學都不想跟我講話怎麼辦?」—教孩子成為表達高手的對話技巧(下) 請告知孩子對話收尾十分重要。當孩子開始嘗試收尾或讓對方收尾,就讓找出讓自己和對方都舒服的收尾。「今天聽你的故事,讓我心情很好。」「跟你聊天真棒。」能夠表達自己和朋友對話珍貴而愉快的孩子,未來在交友關係、社會生活方面,絕不會讓人擔憂。 Share
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媽媽,同學都不想跟我講話怎麼辦?」—教孩子成為表達高手的對話技巧(上) 孩子在幼兒時期和小學時期時,會以自我為中心,且理解他人的能力相對不足,要成為聽話高手並不容易,但若父母以身教示範,並多給予關注,孩子就有機會辦到。當孩子擁有聆聽的能力,自然會成為讓人有好感、想要親近的朋友。說話練習的最後一步,並非教導孩子如何說好話,而是要孩子「懂得聆聽」。 Share
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交朋友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幫助孩子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照顧同儕關係(下) 小學低年級是孩子的社會意識增強的時期,同時嫉妒心也增強,兄弟姊妹之間偶爾出現的嫉妒心理也逐漸顯現在同儕群體中。尤其是可以看到,隨著對友誼的占有欲發展,對「最好的朋友」這個標籤的興趣也會增加。因此,當孩子看到「我的朋友」有了其他新的友誼時,常常會感到不安,因為覺得朋友被奪走了,甚至會討厭朋友的新朋友。 Share
繼續閱讀 你的童年 幼兒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交朋友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幫助孩子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照顧同儕關係(上) 對孩子來說,同儕關係就像左右幸福的鑰匙一樣。但結交新朋友是比想像中需要更多技術的高難度課題。每到開學,觀察孩子之間的交流,很容易發現與新同學溝通仍存在著巨大落差。有些孩子認為與朋友交流像呼吸一樣自然,但也有不少孩子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熟悉、應用社交的規則。在教導孩子如何與新同學交談時,可以從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如果話題枯竭,那麼對話就很難一直延續下去。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如廁訓練必看—戒尿布爸媽最需要知道的實戰技巧和心法(下)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可以先去廁所,或是早餐後、吃點心前、午餐前後、出門前都可以有去廁所的習慣。你的孩子不一定每次都要上廁所,只需和你一起坐下並試試。讓這個規律也弗提自己的需求,這樣會讓孩子不感到被孤立。習慣建立會幫助孩子的身體進入一個規律,這樣對他來說會更容易管理。當然,如果他要求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去上廁所,為他聽從自己身體的需求而歡呼吧。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越來越多地自己要求去,逐漸承擔起責任。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如廁訓練必看—戒尿布爸媽最需要知道的實戰技巧和心法(上) 從使用尿布到能夠自己上廁所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人類已經做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每個人都會脫離尿布階段。因此,你其實不需要「訓練」你的孩子如廁。相反,是要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條件。你的目標是讓這個過程變得盡可能容易和輕鬆。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逐漸展開的學習過程,就像所有其他學習過程一樣。關於如廁訓練的一個簡單事實是,如果孩子準備好了,他們會有動力,過程會很順利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幼兒發展 親職看版 凡事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如何學習社會規範?—與其要孩子聽話,不如讓教他獨立思考。 在家中凡事以幼兒為中心的生活模式,與在學校團體生活中充滿應遵守的規範,對孩子而言確實需要有所調適,而爸媽又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在「自我」與「群體」中做出適應呢?每個孩子都是得來不易的珍貴存在,從孩子呱呱墜地起,我們總是小心呵護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性格與氣質,期待自己可以成為尊重孩子個體性與獨特性的父母;然而,當孩子進入學校之後,我們會發現孩子有時抗拒上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感受到「限制」 Share
繼續閱讀 幼兒 幼兒發展 正向教養 親職看版 「我的小孩有分離焦慮嗎?」—好好分離,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人生進入新的階段,都會需要適應期,對於越小的孩子,他們越會需要大人的協助,「分離焦慮」只是對於有分離困難的統稱,並非所有的分離焦慮都是負面的,有時呈現的只是孩子正常發展階段會有的表現。然而,幼年時如何度過分離焦慮,亦會影響未來獨處,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 Share
繼續閱讀 帶養難題 幼兒 「我恨你,我希望你死掉。」—當我的5歲小孩威脅其他同學該怎麼辦?(下) 當您的兒子可以平心靜氣地討論「別人聽到這些話會覺得怎麼樣」的時候,跟他聊聊。認同他「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不講氣話」這點。告訴他,您知道他是很生氣才會說這些話,但威脅要傷害別人的身體就和動手打人一樣,是絕對禁止的。詢問他,如果明天發生同樣的情況,他會怎麼做。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