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有時看著嘖嘖認同,但有時也心裡想著,
我沒有女寶寶,又怎麼能知道這些所謂孩子的行為,
到底是因為性格還是因為性別,甚至是很多原因交織而成的呢?
我有兩個男寶,他們差了一歲。因此帶出門都會被說雙胞胎。或許是因為他們目前逐漸進化成知書達禮(?)的男孩,所以我開始覺得男孩媽也有很多長命百歲的可能(希望啦)
偶爾在夜深人靜(或是他們睡了以後),總是會覺得擁有這兩個孩子是很有趣又幸福的經驗。畢竟有幸福的好心情,應該可以多活幾年(笑)
關於男孩的二三事
1.我覺得他們好有趣。
各種鬼臉,玩樂的創意,各種奇妙的吃相與食量,都讓為娘我拜服。因為他們的有趣和創意,媽媽也能夠發自內心地笑。
2.覺得我身體會因為他們的好動而好健康。
由於孩子是吸收太陽能的,因此我也不能倒(挺)。久而久之我就會進入一個「哇,我也跟著運動好健康」的幻想。
3.直接不囉唆的愛,當然生氣也是。
有聽過一些家長分享女寶們的細膩小心思,讓家長們猜得一頭霧水。當然,有關於情緒表達的方式,其實很大一部分還是和個別差異與教養經驗有關喔!(延伸閱讀:「你看哥哥都沒有像你這樣!」—7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該停止評價手足互動)
回到正題,我自己怎麼帶這兩個男孩呢?
我歸納了幾點方式是我覺得很重要的:
1.很多的擁抱:
用很直接的方式讓他們知道,媽媽很愛你們。最近也看到了一些期刊的整理和回顧,提到深刻的情感互動時,例如擁抱,催產素(Oxytocin)會增加,也促進了孩子的腦部發展。(延伸閱讀:賀爾蒙萬歲!催產素讓妳成為快樂媽媽)
擁抱時催產素(Oxytocin)會增加,
也促進了孩子的腦部發展。
2.幫助他們說情緒:
有時孩子生氣了就用行為表示,摔東西,躲起來等等。(延伸閱讀:男兒有淚真的不能輕彈嗎?10件我們應該告訴兒子的事情),該怎麼辦?
這時我會做兩件事:
說孩子的心情,也說媽媽的心情。
3.和他們一起玩瘋:
有一回我發明了用腳趾握筆寫數字的比賽,有一陣子則是真人寶可夢。用他們的方式和他們玩耍,完全和他們投入玩耍,沒有邊看3C,不是有一搭沒一搭。(延伸閱讀:你也經常滑手機嗎?研究指出「低頭父母」容易教出「小搗蛋」)
不要小看這玩耍的力量,
有時大人自己都會因為
和他們的投入玩耍而覺得紓壓。
此外,運動對於孩子的定性與發展有很大的助益,帶出去跑跳是我們每個週末必備的行程。
4.認真地感受孩子愛你的各種線索並回饋給他們:
有回我在縫弟弟的兔兔玩偶,哥哥一邊玩他的玩具,一邊說:「媽媽你小心不要刺到了。」我邊縫邊對他道謝,「謝謝你好關心媽媽,媽媽會小心。」弟弟也學習到這種關心的方式而跟著詢問。
標認出孩子值得嘉許的行為
並且給予肯定與口頭獎勵,
如此就可以增強孩子適應性的行為。
男孩也可以很貼心。(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咪系列 | 孩子難搞時,爸媽該怎麼辦?用同理心解鎖孩子的情緒)
5.培養注意力的部分:
我很推薦一些市面上一些讓孩子找巡目標物的遊戲書,最近他們很喜歡的是三采文化出版的《迷宮偵探》,找到我老花眼都發作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
你可能還會想看…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小孩吵架的處理重點不在一模一樣的公平,而是在親子連結
「男生哭什麼哭?!」—別讓「有毒的男子氣概」繼續傷害下一代的孩子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和平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10個和平育兒不處罰的小訣竅
作者介紹: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台大心理系及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畢業,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曾任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精神醫學部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台大醫院生產事故小組委員。是臨床心理師,擅長婦女身心健康,情緒與壓力調適,伴侶與婚姻諮商,精神疾患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也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帶男孩的爸爸媽媽一起認識你家男孩。
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