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General
  • 正向教養
  • 親子關係

玩出好關係—用肢體動作遊戲提升孩子的人際互動力(下)

  • 2025 年 7 月 25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Photo by Kateryna Hliznitsova on Unsplash
Total
0
Shares
0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 |蘇鈺茹

玩出好關係—用肢體動作遊戲提升孩子的人際互動力(上)

3. 紅綠燈/閃電滴滴:

可以跟家裡成員或全班師生一起玩。建議玩完一般速度版後再進行慢動作版,增進孩子對速度變化的體驗和對自己的覺察。

一般速度版:

選出一位成員當鬼,每當有人快被鬼抓到時,就雙手合十喊「紅燈」(或「閃電」),並維持動作定格停在原地。其他自由移動的人伸手碰觸靜止的人時要喊「綠燈」(或「滴滴」),靜止的人才能繼續移動。

慢動作版:

所有人的動作,包含鬼伸手抓人、躲鬼的人移動、快被鬼捉到的人雙手合十喊「紅燈」,都以慢動作進行。(延伸閱讀:「正念就是對小孩都很正向嗎?」、「正念教養到底是什麼?」—讓專家告訴您如何做到正念教養)

當我們放慢動作,可以增加對身體動作、時間感的覺察和體驗,同時也能練習控制衝動、身體/力量。

4. 像動物一樣移動:

比如從客廳門口移動到房間門口時,問孩子是否可以嘗試「像貓咪一樣輕輕地踮腳走」,或「像大象一樣碰碰碰地踏步前進」,或「像蛇似的一扭一扭地移動」。(延伸閱讀:「想像力可以被培養嗎?」—邊讀邊想像,讓提問力如虎添翼)

這個遊戲能帶領孩子嘗試、體驗各種移動方式與動作的質地,搭配對動物的想像也更能強化孩子做動作時的感受。

5. 地震床:

大人躺著,孩子趴在大人身上,大人輕輕左右晃動,讓孩子感受到輕微的震盪,接著請孩子用雙手抱緊大人,雙腿出力夾住大人的一條腿,試著在大人開始加大晃動幅度時不掉下來。(可參考影片連結:https://youtu.be/UyQnJZWCyPM)

6. 監牢逃脫:

大人坐在地上,用手圍出一個框框,將孩子圍在裡面,鼓勵孩子用推或鑽等方式掙脫。也可以用腳圈住孩子,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用力掙脫。(可參考影片連結:https://youtu.be/qJqMmXxtoUs)

空間探索遊戲

個性漫不經心、容易丟三落四的孩子可以多玩空間探索類的遊戲,

他們在玩這類遊戲時會自然而然地留意身體動作、周圍空間變化、自己如何移動等,從而達到增強細心度與觀察力、專注力的效果。

(延伸閱讀:幼兒攀爬好處多,心理師建議這樣做更能幫助孩子享受攀爬的樂趣。)

1. 追逐塗鴉畫:

準備各式色筆,以及數張圖畫紙或回收紙(或桌面、地面也行),紙張建議至少全開大小,可自由拼接數張畫紙,增加追逐的長度和樂趣。家長與孩子各選一個顏色,家長先在紙上畫線條,請孩子跟在後頭畫線。第二回合可以換色,輪孩子先開始畫線,家長跟隨。可視紙張大小進行數回合。

畫完後,可以跟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從紙上的交叉、直線、轉彎等各種線條中,找找看裡頭是否藏了什麼動物,比如魚的尾巴或蛇的身體?或是植物,比如花朵或樹?或是物品,比如眼鏡、杯子?找到後就用色筆畫出圖像或形狀。(延伸閱讀:孩子到底在畫什麼?理解孩子筆下形狀和塗鴉所蘊藏的意義)

 

圖/商周出版

2. 立體塗鴉畫:

同樣備妥色筆與紙張,請孩子擺出一個姿勢後靜止不動,接著用大張畫紙包裹孩子全身,並沿著孩子的身形摺捏紙張,再以色筆描繪出姿勢的輪廓。接著家長與孩子互換角色,這次由家長擺一個姿勢,再由孩子描繪。家長與孩子可選不同顏色,畫在同一張紙上。描好後將紙攤平,再進行追逐塗鴉畫中的想像力描繪遊戲。(延伸閱讀:認識自己的身心地圖—學習辨識情緒與身體感受)

3. 空間旅行:

在空間中任何物體的平面上,比如牆面、桌面、椅面,張貼不同數字,接著在空間中的任一位置擺放一個物品,比如一本書,當做起點。可先從一般動作速度玩起,再來變換速度,比如快動作、慢動作。

一般速度與快動作版:

所有人一同站在起點猜拳,贏的人可選一項空間數字當成目標,接著所有人一起出發,看誰最快碰到那個數字並回到起點將手放在書上,就是此局的贏家。連續進行幾回合,蒐集到最多數字的人為最大贏家。

慢動作版:

同上述玩法,只是從起點移動到數字、從數字移動回起點、手放回書上等所有動作,都以慢動作進行。

進階版:

增加每次出發旅行需碰觸的點,比如連續碰觸兩個圖案再回到終點。或是增加動作的複雜度,比如猜拳贏的人可同時指定數字和碰觸數字的身體部位,比如用「鼻子」去碰數字7。

本文摘自: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心理師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彈性,陪你在育兒的路上好好照顧自己

作者:蘇鈺茹

出版社:商周出版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8744?srsltid=fbAfmBOooRI-Vn-WtjcY_iCzT1baNlLTRe9yuI8qCc0QDLVWw9D1ZChKd5

你可能還會想看…

孩子說謊時不要怕!這其實是一個正向訊息

「除了傾聽孩子、教孩子拒絕,你還可以這麼做…」—保護孩子遠離身心虐待及傷害。

手足兩三事:幫助孩子和平相處的十大祕訣(上)


作者介紹

蘇鈺茹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College舞蹈治療碩士畢。
曾任新北市私立種籽親子實驗小學教師、高雄市教育局學生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高雄醫學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心理師。現為自由工作者,經營FB粉專「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
小時候最愛把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唱歌仔戲的,或是會飛的外星人。長大後因緣際會從當記者變成當老師,並從接觸現代舞等各種身體工作中開拓自己的視野。希望能更了解小孩/青少年的心理而去念舞蹈治療,才發現,是再次認識那個披被子、假裝會飛的小孩。
深深覺得人不管幾歲,都有一顆愛玩的心,希望每個生命都有機會好好地玩。

專業資歷和訓練:
.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2298號)
.青少年性諮商專業訓練課程結業(荷光專業性諮商中心ST 201)
.夏邦發展動作Level 1-3結業(夏邦發展動作協會日本分會)
.凱氏心理動作分析(Kestenberg Movement Profile)訓練結業(德國EZETTHERA治療中心)
.生態心理學專業進修結業(英國Schumacher College)

Total
0
Shares
Like 0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兒童互動遊戲
  • 培養孩子的重要能力
  • 學習協調身體
  • 小孩生氣
  • 情緒調節能力
  • 感覺統合
  • 感覺統合小遊戲
  • 自我調節
  • 身體界線
  • 高需求小孩
Previous Article
  • General
  • 正向教養
  • 親子關係

玩出好關係—用肢體動作遊戲提升孩子的人際互動力(上)

  • 2025 年 7 月 25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 General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到底怎麼講才會聽?」—幫助男孩從混亂到穩定的4個陪伴關鍵(上)

  • 2025 年 7 月 29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9 日
繼續閱讀
  • 你的童年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怎麼讓孩子學得深?」—探索和觀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起點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中)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