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鈺茹
玩出好關係—用肢體動作遊戲提升孩子的人際互動力(上)
3. 紅綠燈/閃電滴滴:
可以跟家裡成員或全班師生一起玩。建議玩完一般速度版後再進行慢動作版,增進孩子對速度變化的體驗和對自己的覺察。
一般速度版:
選出一位成員當鬼,每當有人快被鬼抓到時,就雙手合十喊「紅燈」(或「閃電」),並維持動作定格停在原地。其他自由移動的人伸手碰觸靜止的人時要喊「綠燈」(或「滴滴」),靜止的人才能繼續移動。
慢動作版:
所有人的動作,包含鬼伸手抓人、躲鬼的人移動、快被鬼捉到的人雙手合十喊「紅燈」,都以慢動作進行。(延伸閱讀:「正念就是對小孩都很正向嗎?」、「正念教養到底是什麼?」—讓專家告訴您如何做到正念教養)
當我們放慢動作,可以增加對身體動作、時間感的覺察和體驗,同時也能練習控制衝動、身體/力量。
4. 像動物一樣移動:
比如從客廳門口移動到房間門口時,問孩子是否可以嘗試「像貓咪一樣輕輕地踮腳走」,或「像大象一樣碰碰碰地踏步前進」,或「像蛇似的一扭一扭地移動」。(延伸閱讀:「想像力可以被培養嗎?」—邊讀邊想像,讓提問力如虎添翼)
這個遊戲能帶領孩子嘗試、體驗各種移動方式與動作的質地,搭配對動物的想像也更能強化孩子做動作時的感受。
5. 地震床:
大人躺著,孩子趴在大人身上,大人輕輕左右晃動,讓孩子感受到輕微的震盪,接著請孩子用雙手抱緊大人,雙腿出力夾住大人的一條腿,試著在大人開始加大晃動幅度時不掉下來。(可參考影片連結:https://youtu.be/UyQnJZWCyPM)
6. 監牢逃脫:
大人坐在地上,用手圍出一個框框,將孩子圍在裡面,鼓勵孩子用推或鑽等方式掙脫。也可以用腳圈住孩子,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用力掙脫。(可參考影片連結:https://youtu.be/qJqMmXxtoUs)
空間探索遊戲
個性漫不經心、容易丟三落四的孩子可以多玩空間探索類的遊戲,
他們在玩這類遊戲時會自然而然地留意身體動作、周圍空間變化、自己如何移動等,從而達到增強細心度與觀察力、專注力的效果。
(延伸閱讀:幼兒攀爬好處多,心理師建議這樣做更能幫助孩子享受攀爬的樂趣。)
1. 追逐塗鴉畫:
準備各式色筆,以及數張圖畫紙或回收紙(或桌面、地面也行),紙張建議至少全開大小,可自由拼接數張畫紙,增加追逐的長度和樂趣。家長與孩子各選一個顏色,家長先在紙上畫線條,請孩子跟在後頭畫線。第二回合可以換色,輪孩子先開始畫線,家長跟隨。可視紙張大小進行數回合。
畫完後,可以跟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從紙上的交叉、直線、轉彎等各種線條中,找找看裡頭是否藏了什麼動物,比如魚的尾巴或蛇的身體?或是植物,比如花朵或樹?或是物品,比如眼鏡、杯子?找到後就用色筆畫出圖像或形狀。(延伸閱讀:孩子到底在畫什麼?理解孩子筆下形狀和塗鴉所蘊藏的意義)
圖/商周出版
2. 立體塗鴉畫:
同樣備妥色筆與紙張,請孩子擺出一個姿勢後靜止不動,接著用大張畫紙包裹孩子全身,並沿著孩子的身形摺捏紙張,再以色筆描繪出姿勢的輪廓。接著家長與孩子互換角色,這次由家長擺一個姿勢,再由孩子描繪。家長與孩子可選不同顏色,畫在同一張紙上。描好後將紙攤平,再進行追逐塗鴉畫中的想像力描繪遊戲。(延伸閱讀:認識自己的身心地圖—學習辨識情緒與身體感受)
3. 空間旅行:
在空間中任何物體的平面上,比如牆面、桌面、椅面,張貼不同數字,接著在空間中的任一位置擺放一個物品,比如一本書,當做起點。可先從一般動作速度玩起,再來變換速度,比如快動作、慢動作。
一般速度與快動作版:
所有人一同站在起點猜拳,贏的人可選一項空間數字當成目標,接著所有人一起出發,看誰最快碰到那個數字並回到起點將手放在書上,就是此局的贏家。連續進行幾回合,蒐集到最多數字的人為最大贏家。
慢動作版:
同上述玩法,只是從起點移動到數字、從數字移動回起點、手放回書上等所有動作,都以慢動作進行。
進階版:
增加每次出發旅行需碰觸的點,比如連續碰觸兩個圖案再回到終點。或是增加動作的複雜度,比如猜拳贏的人可同時指定數字和碰觸數字的身體部位,比如用「鼻子」去碰數字7。
本文摘自: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心理師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彈性,陪你在育兒的路上好好照顧自己
作者:蘇鈺茹
出版社:商周出版
「除了傾聽孩子、教孩子拒絕,你還可以這麼做…」—保護孩子遠離身心虐待及傷害。
作者介紹
蘇鈺茹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College舞蹈治療碩士畢。
曾任新北市私立種籽親子實驗小學教師、高雄市教育局學生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高雄醫學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心理師。現為自由工作者,經營FB粉專「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
小時候最愛把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唱歌仔戲的,或是會飛的外星人。長大後因緣際會從當記者變成當老師,並從接觸現代舞等各種身體工作中開拓自己的視野。希望能更了解小孩/青少年的心理而去念舞蹈治療,才發現,是再次認識那個披被子、假裝會飛的小孩。
深深覺得人不管幾歲,都有一顆愛玩的心,希望每個生命都有機會好好地玩。
專業資歷和訓練:
.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2298號)
.青少年性諮商專業訓練課程結業(荷光專業性諮商中心ST 201)
.夏邦發展動作Level 1-3結業(夏邦發展動作協會日本分會)
.凱氏心理動作分析(Kestenberg Movement Profile)訓練結業(德國EZETTHERA治療中心)
.生態心理學專業進修結業(英國Schumacher College)
